AI公有云成国内云巨头第二战场:A股大模型企业昆仑万维和科大讯飞“站队”阿里云、腾讯云,中小云厂商价格战下业绩连年亏损
原创
2023-12-10 15:17 星期日
财联社 旭日
①昆仑万维和科大讯飞等上市公司角逐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背后离不开巨头阿里云、华为云的支持;
②朗新科技、巨人网络、恒生电子和润达医疗等A股上市公司已成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云厂商的行业终端客户。

财联社12月10日讯(编辑 旭日 一辉)随着“百模大战”进入深水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天翼云等云厂商都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在2023云栖大会上,新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目前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而此前,在2023百度云智大会上,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首次公布月活企业数已近万家,覆盖金融、制造、能源、政务、交通等行业的400多个业务场景。

A股上市公司中,昆仑万维、科大讯飞等大模型企业背后也离不开阿里云、华为云等云巨头的支持。此外包括朗新科技、巨人网络、恒生电子、润达医疗、广发证券等上市公司也纷纷成为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各自的终端客户

业内人士表示,各大云巨头旗下已经有大模型企业站队,谁都有可能捧出自己嫡系的“国产OpenAI”。同时,少有玩家强绑定一家云巨头厂商,而是在GPU算力供给、开发工具链、社区生态等多方面考量,仍处于“暧昧期”。

昆仑万维、科大讯飞等大模型企业纷纷“站队”阿里云、腾讯云 更有互联网云大厂斥资50亿美元抢购英伟达芯片“揽客”

AI大模型训练环节的海量参数和数据库以及用户调用次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算力需求的激增。考虑到资源优势及经济性,云厂商正成为AI算力需求的主要承载方。根据IDC,2022年我国AI公有云市场规模达79.7亿元,同比增长80.6%。其中,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份额领先,行业CR4达93.7%。2022年百度/阿里/腾讯AI公有云收入分别为23.0/21.8/14.9亿元,同比增长69.7%/71.2%/124.6%,对应整体收入贡献达13%/2.8%/4.7%。

image

公有云大厂围绕大模型的客户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模型企业,另一类则是具体行业里的大模型终端应用客户。目前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几家云厂商均已拿下不少行业内的大客户。

其中,阿里云、腾讯云在大模型企业和行业终端应用企业两类客户都有布局。阿里云旗下智谱AI、百川智能和昆仑万维等企业角逐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面向的行业终端用户包括朗新科技、巨人网络、亚信科技等上市公司。腾讯云旗下大模型客户包括百川智能、智谱科技和MiniMax等。

image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智东西11月28日文章《中国AI大模型背后的五大推手,打得不可开交!》(下同)

百度智能云、华为云更侧重将其大模型落地行业终端应用,覆盖医疗、教育、金融、文娱、能源、气象等各个领域。其中,华为云客户汇聚科大讯飞、昆仑万维、恒生电子、润达医疗和广发证券等上市公司

百度智能云旗下终端客户则有金山办公、好未来、润建股份、海通证券、蓝色光标、科蓝软件、软通动力、长安汽车、中国高科等企业。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则主要聚焦大模型企业,客户涉及昆仑万维、国信证券、MiniMax、智谱Al等企业

image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少有企业强绑定一家云巨头厂商,公有云厂商也开始斥巨资抢购英伟达GPU卡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分析人士指出,争抢大模型客户,云大厂竞争的焦点在于GPU算力集群。每一家公有云大厂都在极力推广其千卡、万卡集群能力,归根到底,这才是吸引大模型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10日报道,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正争相收购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和阿里巴巴已订购了价值10亿美元的A800处理器。此外,这些公司还采购了40亿美元的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将于2024年交付

公有云市场业务放缓阿里云、腾讯云开启价格战 中小云厂商青云科技连续五年亏损 优刻得股价3年累计跌超9成

云计算的上半场是一片蓝海,云厂商在这期间曾享受过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但是进入下半场,公有云整体市场增速开始降低。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为190.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112.9亿美元,同比增速13.2%;PaaS市场规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速为26.3%。从IaaS+PaaS市场来看,2023上半年同比增长15.9%,为近三年来同比增速新低,中国大陆公有云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疫情后企业对于预算的制定、支出和使用更加谨慎,降本增效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IT预算增长不及预期。另一方面,互联网云厂商逐渐从“创收”向“盈利”方向上转变,主动放弃非良性项目,提升自身被集成比例,也导致了市场营收同比增速下降。

为此,国内云市场正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而降价则成为很好的策略。在阿里云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阿里巴巴CEO张勇宣布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降15%至50%。紧随其后的是,腾讯云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40%,移动云全线产品最高直降60%

价格内卷下,中小云厂商生存压力陡然增大,青云科技、优刻得等独立云厂商业绩持续亏损。据青云科技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Q3净利亏损1.23亿元。翻看此前年报,数据显示公司自2018年起就处于亏损状态,迄今连续五年业绩亏损

另一独立云厂商优刻得同样连续亏损多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净利亏损额分别为3.43亿元、6.33亿元、4.1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亏损2.84亿元。二级市场方面,优刻得年初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达52%,拉长时间看,自2020年2月历史高点迄今累计最大跌幅达91%

image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云计算市场的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国内由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主导市场,其领先优势将众多挑战者甩在身后,中小企业将难以在公有云赛道跑起来

收藏
109.78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98W 人关注
8455 人关注
4.34W 人关注
7562 人关注
1.11W 人关注
9447 人关注
7491 人关注
6.82W 人关注
8.69W 人关注
8572 人关注
1.07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