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欧莱雅中国举办“美·共同进化,生生不息——25周年发展战略年度线上沟通会”。25年的时间,欧莱雅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在中国,为中国创造美”。
“25年的时间,欧莱雅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在中国,为中国创造美’。”在3月25日欧莱雅中国举办的“美·共同进化,生生不息——25周年发展战略年度线上沟通会”(以下简称“沟通会”)上,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如是概括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故事。
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时任欧莱雅集团全球董事长兼CEO欧文中(Lindsay OWEN-JONES) 定下“让每一个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口红”的目标,发展至今,集团旗下已有三十多个品牌活跃在中国市场,并且在产能、研发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巨大进步。费博瑞将欧莱雅中国的发展过程形容为“From 0 to big,From Big to Huge(从0到1、从1到∞)”,在这个过程中,欧莱雅见证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是发展创新的带领者、参与者。集团以美妆为画笔,以研发与创新为核心,在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中为所有中国消费者雕琢美丽。
艾瑞咨询研究院去年发布的《中国美妆集合店行业报告》中阐述了中国美妆产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起,以欧莱雅为代表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并在百货商场设立专柜,创造了居民的化妆品消费意识;进入21世纪后,国产美妆品牌诞生,国际美妆品牌与国产美妆品牌进入共同发展阶段,通过百货专柜、线下商超、美妆集合店等扩大了美妆市场;2010年前后,电商的诞生拓宽了美妆产业的销售渠道,国际品牌、国内品牌都逐步开始设立线上店铺。此后2017年至今,电商行业不断发展并催生出新的销售模式,线下门店也产生新的零售店铺类型,美妆品牌开启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全新模式。
而欧莱雅从0到1的过程正是中国美妆产业从0到1的过程。1997年欧莱雅集团携四大品牌——兰蔻、巴黎欧莱雅、巴黎欧莱雅PRO、美宝莲纽约进入中国市场;随后持续引入包括药妆、护发、彩妆、护肤品类在内的不同国际品牌;2004年,欧莱雅收购中国国产品牌“羽西”,形成集团内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同步发展的策略;2011年电商行业刚刚起步时,欧莱雅紧跟趋势探索电商业务,发展至去年“双11”期间集团旗下品牌巴黎欧莱雅成为双11第一美妆品牌,兰蔻位居第三。与此同时,线下渠道也迎来新一轮发展,集团去年在上海开出巴黎欧莱雅全球首家旗舰店上海“美礼殿堂”,推出沉浸式娱乐零售方式。
发展至今中国美妆产业形成万亿级市场,欧莱雅中国也成为中国最大的美妆集团,同时中国市场成为了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重要的商贸活动。
诚如费博瑞所言,“消费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身处于消费领域,有责任大力支持与消费有关的各大活动。”因此欧莱雅连续两年助力大规模消费活动上海“五五购物节”,并确认将连续五年以参展商身份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连续两年携旗下多个品牌参与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同时在“沟通会”上宣布今年还将参加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博览会。
正是基于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其未来的增长潜力,欧莱雅在去年重新进行了区域架构调整,上海成为以中日韩为核心的北亚区总部。费博瑞表示,“欧莱雅在中日韩三个国家都投入了资源并拥有团队,因此我们可以在很多工作上发挥协同效应,从而让三个国家的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同时我们可以分享不同国家的创新实践,比如我们能够从日本学习极为精细的护肤流程;当涉及居家美容领域时,我们可以从韩国获取灵感;我们还能从中国学习强大的数字生态圈。”这一战略部署的最终愿景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0年,欧莱雅宣布启动新战略——“HUGE美好计划”,其中HUGE分别指代Horizon(拓视野)、You(链你我)、Good growth(善增长)、Ecosystem(筑生态),费博瑞解释称“(新战略)旨在让我们的增长瞄准美好的目标,带动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生态圈”,开放的态度是其中的关键。2021年,随着市场的发展,欧莱雅提出进阶版本的“BEAUTY HUGEVOLUTION 𡘙·美的进化”战略,“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在很多趋势刚刚出现时尽早把握”,因此“把握小趋势,下好先手棋”是2021年企业发展的核心。
直到2022年,战略再次升级,集团不止满足于抓住趋势,还想要持续进化,构建万物互融的生态圈。因此费博瑞指出今年的战略方针为“美:共同进化·生生不息”,并提出了CO-X共同进化模型及其五大驱动力——同创造(Co-create)、齐赋能(Co-empower)、共发展(Co-develop)、协力保护(Co-protect)、一起创变(Co-invent)。模型覆盖了集团运营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层面、运营层面的创新,到赋能女性力量公益活动、助力内部团队不断发展,再到协同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开展绿色革命,以更包容、更负责与透明、更灵活与创造的态度持续创造美。欧莱雅中国希冀和中国的创新生态圈一起创建美妆科技的未来。
在战略进阶的过程中,费博瑞认为“科技是打造美妆行业必不可缺的部分”,包括加速前沿科学研究,推动研发战略转型。其中,集团全新的研发战略绿色科学(生物科学)正在帮助欧莱雅研发和创新开启全新的篇章,一方面实现产品成分的可持续种植,另一方面通过前沿技术萃取自然界蕴含的最佳成分,为了持续向消费者提供更有效、安全和尊重环境的产品,包括护肤、美发和彩妆等全部品类。
面对时下大热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欧莱雅集团也已经开始了初步尝试。品牌巴黎欧莱雅在美国地区曾委托五位女性艺术家,以品牌口红系列Reds of Worth by Colour Riche为灵感,创作NFT系列艺术作品Reds of Worth NFT。今年年初,欧莱雅集团也提交了17份NFT商标申请文件。费博瑞称,“公司总部已经有团队负责关注这方面的动态,并着手和部分品牌开始进行学习与测试。我们希望知道要如何在这一领域发展,并将它们与消费者以及美妆行业的发展关联起来。”
在接触NFT技术之前,集团已经深入探索过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妆行业的应用,并收购了加拿大美妆数字技术公司ModiFace,为消费者提供虚拟试妆服务。目前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均已应用该技术,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感受动态试妆体验。在费博瑞看来,“科技将让美妆行业更上一层楼,让美妆变得更加精准、个性化,更能适应消费者需求。”
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对企业而言都需要重新适应,并接受“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而欧莱雅中国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似乎很坦然。费博瑞坦言,“我在中国学到了一句话:‘每一次挑战都是机遇’”,涉足直播领域就是欧莱雅曾经面临的其中一项挑战。
2016年初淘宝引入电商直播模式,2019年电商直播带货出现爆发式增长并红火至今。为了适应新模式,做好直播这件事,“欧莱雅开始了解直播渠道、组建团队,并与众多初创企业合作”,费博瑞说。从前期的直播品类选择,到直播间的具体运营,以及后期直播平台效果研究、电商数据分析,欧莱雅不断探索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线上体验。
2021年,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在所有平台的直播间全年直播时间累计达到18万小时,在直播加持之下,去年欧莱雅成为天猫双11历史上首个成交额破百亿的美妆集团,同时旗下品牌巴黎欧莱雅、兰蔻等突破20亿元。从陌生到熟悉,电商直播已成为集团线上渠道发展的重大机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5%;其中化妆品零售总额为4026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在美妆市场快速增长的势头下,费博瑞观察到的是中国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2021年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2017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将增长至8亿。
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无疑会影响美妆产业的发展,高盛研究部2020年研究中国化妆品市场时指出,中国化妆品消费呈现出高端化趋势。费博瑞也观察到,“中国市场高端化的趋势已经持续许久”,这样的趋势于美妆产业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本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科技创新的产业”,科技的创新是高端美妆产品发展的基石。
于欧莱雅中国而言,高端化趋势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因为消费者更加重视品质和创新,而“欧莱雅作为行业先行者一直致力于突破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费博瑞如是说。具体到细分品类,费博瑞称集团在护肤品类、彩妆品类、护发品类都发现了消费者在追逐更高端的产品与品牌。
中国消费者不止关注整体美妆产品的高端化,同时对部分细分品类也尤为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全景图谱》报告中指出,护肤品、香水是2021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细分品类。中国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亦指出,护肤品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中发展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品类。相较之下,香水是近年异军突起的新品类。
在解析香水产业的发展时,费博瑞指出这与消费者理念的改变息息相关。首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年轻一代已将香水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次香水被视作展示个性化和个人表达的方式,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符合自身个性的味道,并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味道。这些因素为该品类带来了发展机会。
欧莱雅中国旗下有超过10个品牌提供香水产品,费博瑞表示在欧莱雅中国,香水品类近期的表现非常出众,“比如最近大获成功的品牌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因为它提供的香水可以赋予消费者很强的情感连接,同时能满足他们对香水的所有想象”。
可持续是中国消费者关注的另一趋势,市场研究机构英敏特(Mintel)去年发布的《英敏特可持续发展趋势2021》指出,中国高达80%消费者更喜欢企业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之外使用“碳抵消”计划。英敏特资深趋势顾问师Richard Cope表示,“人们希望看到切实、有形的益处,包括干净清洁的空气。因此,他们要求企业减少运营和运输中产生的排放,而不是把重点放在遥远的造林项目上。”
欧莱雅中国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消费者对企业可持续的要求。在2019年时,欧莱雅中国全部运营设施已经实现了“零碳”;在产品包装制作过程中,阿玛尼等集团旗下品牌一直致力于减少玻璃、塑料、金属和纸板箱的消耗;同时,兰蔻等品牌也在通过回收空瓶等方式促进包装的回收利用,最大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费博瑞表示,“欧莱雅的宏图绝不仅止于成为一家大型企业,而是要成为一家未来企业”,而未来企业需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公司自身,“在欧莱雅,我们心中的未来企业应该在职业道德、赋能和企业家精神方面坚持强大的价值观”;另一条是如何通过员工工作切实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包括如何创新,如何在可持续发展、赋能女性等社会议题上作出努力,如何与合作伙伴通力协作等等。在他眼中,未来企业应该“携未来之美发挥积极的影响,为消费者、员工和我们的下一代谱写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