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洋房的新晋买手店:拒绝被定义,恣意生长
2021-12-28 08:12 星期二
作者:Malachi ELLEDECO家居廊
越来越多人把买手店开在老洋房里,将老旧的空间精心装点,时装与空间之间奏出奇妙和弦,就在迥异的设计之美中,让人触摸到生活的千百种姿态。

越来越多人把买手店开在老洋房里,将老旧的空间精心装点,时装与空间之间奏出奇妙和弦,就在迥异的设计之美中,让人触摸到生活的千百种姿态。

如今有想法的主理人都选择把买手店开在老洋房里。它们大隐隐于市,藏在街角旁、高楼内,不像传统商店讲究更大限度地捕获人流,而是积极塑造买手店的独特形象,关注如何能长时间地“留”住顾客。于是老洋房在不同改造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孔,也让买手店延伸出更多职能:有的最大化保留洋房特色,让经典设计与历史痕迹尽情碰撞;有的包罗万象,提供玩趣展览。

01

hAo mArket好市

“变身一本立体杂志”

image

地址:上海静安区陕西北路549号花园住宅

在众多明星的家中,井柏然的家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粗犷与精致、冷肃与温暖,竟如此和谐地聚合在一起。它背后的设计师,便是MHPD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Paul Hsu。最近,Paul又操刀了hAo mArket一栋花园洋房的改造,陕西北路上这栋建于1924年的老房子,已经悄悄变样。

而其背后的两位主理人biobio和Alda,从小一起长大。她们很早就想过要一起运营一家新型零售空间——hAo mArket。

image

从前期讨论算起,两人筹备了10个多月才确定它的定位。这个过程中,各种想法不断被推翻,她们希望hAo mArket能提供场景化、沉浸式、与社交紧密结合的新消费体验。基于此,她们把hAo mArket当作一本“立体杂志”来运营。就像杂志的期刊形式一样,空间里的各种内容不定时更新,给来者带去一种“常逛常新”的愉快体验。

image

老洋房处处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给人带来岁月的厚重感。而这种古典精巧外立面带来的距离感,进门的景象一点点将人拉近。

image

设计师Paul尊重了空间原有的气质,同空间之间模糊边界,在组件与机械性中保持各自的个性,再组成一个整体,让陈列与建筑保持统一的和谐关系。

image

一楼的艺术花园实验室将不同主题的沉浸式艺术装置与快闪店相结合。参展的有来自hAo mArket x MHPD x KUMY三方联名的限时装置艺术“小镇中心的喷泉”,它完美融合了洋房的建筑氛围,从一个有机体出发,通过四方镜面打造出迷幻的观景通道。

image

设计师希望受访者经由花园再向上进入建筑,由内而外,循序渐进。镜面带来了光线和窗外的景色,元素之间彼此照应,而薄荷绿色半透明材质的介入不光呼应了设计主题,更增强了光线的清透感。

image

三楼则同样将艺术空间与零售空间巧妙地交叠。服饰陈列如同展品一般清晰,隐藏式沙发为空间的多功能性提供了可能。

image

hAo mArket将设计、艺术与生活方式彻底融合在一起,就像主理人期待的那样,“我们并不想去定义太多,事物的发生是动态的,是有机的个体,希望它恣意地去生长”。

02

Septième

“空间与光影之间的游戏”

image

地址:武康路129-1号

虽位于上海最热闹的武康路,Septième却躲在一个格外隐秘的角落,独享一份静谧。

主修奢侈品管理的果,毕业之后分别在巴黎和米兰从事时尚领域的工作。她相信着装的品味无关年龄和性别,卖的都是“不被轻易淘汰”的物品。在这样的信念下,Septième抛弃了潮流,注重感知力。

image

整栋建筑由比利时诧寂风设计大师Axel Vervoordt参与设计。Axel曾为卡戴珊设计私宅,很擅长把东方文化与诧寂风(日式美学风格,讲究朴素简约的原生态之美)进行融合。而设计公司CHY Design Works则负责了空间的外墙和室内设计。

看似野性粗犷的Septième空间,基本维持了老洋房的原始布局,融合了画廊、茶室等多种功能,同时又贩卖着好品味。浅色的大开间如画廊,深色的小屋又如茶室,通过多种面向的开窗,将自然光线以不同形式引入室内,使各区域展陈的物件也随着光影流转而变化。果希望打造一种世外桃源的形象,尽可能的让人忘记都市的印象。

image

在这里,光影的游戏总是准点上演。花园连接着一大一小两个空间,主间的大落地窗正对着花园,试衣间和小间又分别开有圆形和方形的天窗。在天窗落下的光影里,室内和室外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每当阳光落下,变幻的光影让时间变为实体,空间与空间便一同舞动起来。

image

转角处是一方隐秘的小茶室,因为层高很低,所以来到这里喝茶的人都是席地而坐。从花园进来,心灵会更近一步的安静,更是会在心中留下一份美好。

03

小着

“武康路,不收腰了”

image

地址:武康路368号

武康路上的小着,旗帜鲜明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它的视觉符号,与武康路368号这栋独立洋房密不可分。老洋房一共5层,单层面积不大,但整体磊磊落落,井然有序,是一个典型的垂直型空间。

作为一个设计师品牌,小着主打干净利落的高级时装。而这幢位于武康路的老洋房,由Offhand Practice设计团队的创始人袁愿和聂璇负责了设计改造。面对老洋房,她们没有忙于炫技,而是从武康路社区本身汲取灵感,用夯实的混凝土材质打造亲近圆润的形态,将武康路充满故事感的气质引入到建筑内部,让街区、建筑外立面、建筑内部形成一整条连贯的逻辑。

image

在大多数店以黑白、原色为主色调时,小着另辟蹊径,选择了饱和度低但又散发着春天盎然生机的绿色,让自然成为最好的点缀,最终让整个建筑与街区相融合。

image

走进小着的小院,绿色的矮墙、小道、阶梯……与米白色的色块拼接在一起,呈现出一股“悠然见南山”的暇意。室内则大面积涂抹米白色,绿色作为点缀,亚麻编织的地毯软化了空间内部的棱角,将焦点让位给主角——小着售卖的衣物。

image

走出室内空间,后院与前院相照应:同样用绿色的矮墙设置出条条仿若迷宫的小路,乍一看凌乱,实质却极有秩序感。从脚下的路向外延展,画出一道道弧线,空间在简洁明朗中,多了几分品牌本身强调的力量感。

image

小着希望撞进来的客人,享受干净利落的设计,舒服中保留趣味。好比这栋老洋房,像一块落在武康路中央的甜而不腻的抹茶蛋糕,一切都是刚刚好。

04

BLOOM STUDIO

“来露台看日出,沉浸式体验古典与现代”

image

地址:黄浦区江西中路170号福州大楼802室

遭遇疫情后,BLOOM STUDIO在机缘巧合之下,搬进了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福州大楼。在多次举办跨界艺术展览后,主理人Yuan希望空间呈现的是一种更为沉浸的零售体验,也作为一扇面向大众的窗口,帮助更多的女性艺术家被看见。

image

目前上海大多数老洋房买手店都选择开在前法租界区域的新里或老公寓里。而福州大楼则位于外滩一带,又是高楼,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静谧。更因为空间位于八楼,露台享有广阔的视野,可以看到周边的老房子和对岸的陆家嘴,新与旧的冲突感油然而生。

image

这种历史交迭的美学氛围,也发生在BLOOM STUDIO,室内与室外形成共鸣。三个贯通的房间,整体采用的柔和中性色调,让空间中蔓延着一种零距离感。而这三个房间,都各有职能。

image

Yuan是中古家具的爱好者,她精心挑选了东方古典元素为主导、现代艺术气质为辅助的老家具,历史交迭的穿越感充斥在身周。

image

image

在这里,可以买到Hosikari、ABOAB、Simple rainbow、Yian、Roomcards 等小众设计师品牌的服装首饰鞋履。空间内的陈设完美诠释了生活本就与设计息息相关,功能与审美从不相斥。

image

此外,这里不定期举办各式艺术展览,每一场都展示着BLOOM STUDIO的气质内核:开放、可持续和女性主义。Yuan希望这小小的空间都是向外延生、探索,看向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05

oniment

“修旧如旧,拒绝定义”

image

地址:黄浦区茂名南路159弄19号3楼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工作,或许是每个女孩心中都曾有过的“冲动”。喜欢逛家居店的三个女孩Wendy、Cancan和Lynn将这样的念头变为现实,共同创立了新空间oniment。从家具到器皿再到各种摆件,她们希望将生活中所纳集的美好之物与更多有着相似审美的朋友们一起分享。

image

隔着最热闹的淮海中路,茂名南路闹中取静。三个女孩子一眼便相中了这栋有着巨大天井的百年老洋房。它是中国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故居。从改造之初,三名主理人就明确要“修旧如旧”,最大化地保留空间原有的质感。

image

一个古旧的传菜窗口也得以留下。修缮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天花板的壁画藏在新粉刷的墙面之下,这些壁画在如今重见天日。原始的门窗、墙面、水磨石以及木质地板进行了修缮和维护,辅以相得益彰的当代材质,将斑驳的痕迹化入整体的设计之中。

image

image

与一般开在老洋房的现代空间不同,oniment没有定义空间的具体功能性,而是无限延展它的职能。品牌活动、画廊展览、观影会、读书会……本身强调留白的改造,被给予了更多想象空间。于此,未来的可能性也被无限放大。

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和作者本人观点。
经公众号“ ELLEDECO家居廊”(ID:elledeco2004)授权转载。原文及标题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ELLEDECO家居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原文

收藏
94.0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