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持续释放房企融资利好下 碧桂园等表现稳健企业将迎更多发展机遇
2021-11-12 12:53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陈业
受一系列房地产行业融资利好消息影响,日前,地产股开始有所反应,且多支地产股涨停。对于近期地产股票的表现,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主要是受近期监管层持续释放的房地产融利好消息影响。

受一系列房地产行业融资利好消息影响,日前,地产股开始有所反应,且多支地产股涨停。

其中,11月11日,碧桂园、保利发展、金地、中南建设、泰禾集团、招商蛇口等多支股票全线飘红。至11月12日收市,虽然地产股涨幅较前一日有所收窄,但仍有多支股票涨势喜人,包括碧桂园在内多支地产股,依旧保持了一定幅度上涨。

对于近期地产股票的表现,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主要是受近期监管层持续释放的房地产融利好消息影响。

“一些地产股近期明显上升,尤其是一些低估的地产股。充分说明投资者对于房企业绩的看好。而从消费市场看,各类购房者近期也会逐渐关注到房企面临的情况,反过来房企也会基于信贷等融资政策积极做好营销,所以一些悲观的情绪明显是褪去了。”严跃进称。

金融政策持续释放利好

地产股一片飘红,与近期金融市场持续释放利好政策不无关系。

今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等监管部门频频发声,引导金融机构满足房企、个人购房者的合理信贷需求,防范金融机构出现对涉房贷款“一刀切”。并要求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实施好“保交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

9月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预期引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过度收缩的行为逐步得以矫正,融资行为和金融市场价格正逐步恢复正常。

而在监管层频发声后,投资机构开始作出反应。金融时报就报道称,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高盛一直在通过买进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的美元高收益债券来增加“适度风险”投资资产。

报道还透露,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在谈及个别房企风险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时表示,传染风险被高估了,市场正在消化这一风险。

在投资机构开始买入中国房企债券同时,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据参会人士透露,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碧桂园等公司近期均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有参与上述座谈会的房企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会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询问与会房企,是否有意愿通过银行间市场申报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指出,中国银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表明监管机构将从房企发债方面给予支持,改善房企发债融资环境。而确认房企发债在放开,政府对房企融资在实质性放松,意味着房企发债放开得到了实锤。

“此类似发债的信号意义是比较强的,今年5月份以来此类发债工作其实明显是放缓了。但很显然,企业在债务方面的工作还是需要稳步推进。部分房企发债也说明,在银行信贷放松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二波的放松,即债务融资政策开始放松,这是较大的信号。”严跃进称。

事实上,另一系列金融数据也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情况正在好转。例如,10月份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房地产贷款投放规模均有较大幅度回升,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逐步恢复正常。

央行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在房地产融资逐渐回归正常后,分析认为,从实际过程看,一些地产股近期明显上升,尤其是一些低估的地产股,充分说明投资者对于房企业绩的看好。同时,融资政策的调整,对于房企的经营等也有积极的作用,并对年底两个月的销售回款等也有利好。

经营稳健企业获更多发展机会

实际上通过新一轮市场调整,也将房企抗风险能力摆上了台面。虽然部分企业遇到了资金压力,但是部分房企表现超过市场预期,这也为其后续发展争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在次轮调整中,表现稳健的碧桂园。

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后,有分析指出,参与该座谈会的企业多为目前看来财务状况比较好的绿档或者黄档企业,现金短债比都合规,也就是短期债务压力不太大的企业。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星表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一方面是在不额外增加行业发行额度的情况下,释放信用债融资并未过度收紧的信号,提升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帮助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在低迷环境中脱颖而出,获得市场关注。

刘水也认为,国内发债对房企信用等级要求较高,实力较强、经营稳健的企业对金融机构有吸引力,预计头部经营稳健的民营企业及央企、国企发债融资比较容易,“也就是说,后续将有更多央企房企、规模较大国企及经营稳健头部民企推出融资活动。”

而这也意味着,包括碧桂园等在内的房企,未来将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并助益其未来将更加稳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期市场持续下行,但碧桂园持续稳健经营,销售业绩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最新公告显示,碧桂园10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58.3亿元,实现环比正增长,整体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显示,碧桂园前10月累计销售及10月单月销售规模,均稳居行业第一。

自2018年下半年碧桂园提出“提质控速、行稳致远”战略方针以来,企业围绕“一率五力”持续提升全周期竞争力,同时将销售回款纳入重点考核,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和有利润的现金流。中报显示,2021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2727.9亿元,权益回款率达90%,已连续6年高于90%。

从“三条红线”指标来看,目前碧桂园处于较为健康的黄档,仅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于红线要求,但指标逐步向好,从去年年底的80%下降至77%。碧桂园管理层明确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在2023年前达标。

星展银行认为,碧桂园通过提升内部流程和管控能力来优化运营效率、提高利润率方面的努力,已逐渐结出硕果。从业内领先的回款率水平,率先复苏的销售利润率、销管费的压降方面,都展现了公司对内管控能力的提升。

下半年至今,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密集下调房企评级及展望共130余次,甚至部分未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也遭遇评级下调。在此背景下,穆迪和惠誉均维持对碧桂园的投资级评级,实属难得。标普今年10月发布评级报告称,在波动的大环境下,碧桂园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及多元化的土储布局,支撑了公司销售的增长。

摩根士丹利此前研报观点称,未来看好具强劲可见盈利、执行纪录良好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负债表稳健的房企,给予碧桂园等房企增持评级。

基于对碧桂园的看好,近日,碧桂园获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杨惠妍在场内多次增持碧桂园。

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杨惠妍累计买入约3.28亿股,累计耗资约31.37亿港元。作为集团的控股股东及高级管理者,杨惠妍高频率地增持企业股票,也彰显了其对自身企业发展的信心。

收藏
138.1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10)
迷你小短裙3年前
稳健的经营,才能提供稳健的现金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管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值得学习
(0)
回复0条回复
鸥鹭3年前
以核心竞争力提升实现企业的稳健经营才是做企业的王道。
(0)
回复0条回复
慌张3年前
走得稳才能走得更远 
(0)
回复0条回复
何时回故乡3年前
稳稳的才能走得更远
(0)
回复0条回复
漠然大路集萃3年前
企业得跟着政策走
(0)
回复0条回复
because3年前
股票涨涨涨,三条红线不能碰
(0)
回复0条回复
语言3年前
房产类的股票,感觉还能再涨个几年。
(0)
回复0条回复
冷冷的股票没了3年前
经营稳健企业获更多发展机会
(0)
回复0条回复
红色小冰3年前
卖房买股的节奏。
(0)
回复0条回复
会飞的鱼3年前
稳健发展才是硬道理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