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奇亚《战士》逾3.2亿港元破纪录成交
2021-03-25 07:18 星期四
佳士得

尚·米榭·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的旷世巨作《战士》(Warrior)在刚刚结束的佳士得香港“勇者无惧:巴斯奇亚《战士》”晚间专拍中由一名亚洲藏家竞得,以323,600,000港元瞩目成交,成为亚洲拍卖史上最高成交价之西方艺术品,为佳士得全球二十世纪艺术春季拍卖再创新高。


《战士》作于1982年,为巴斯奇亚巅峰时期的顶级杰作。巴斯奇亚曾说,自己在1982年 “创作出了他最好的画作”,而其中一幅作品正是在佳士得香港单一拍品专场晚拍推出的《战士》,史诗般的人物形象气势恢宏,充分见证艺术家作为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艺术家之一的无上地位。此画作为唯一拍品在晚拍专场中瞩目亮相,突破国界与时区的限制,彰显巴斯奇亚强大的国际号召力。 拍卖前就预计将成为亚洲拍卖史上最高价的西方艺术品。


尚·米榭·巴斯奇亚(1960-1988)《战士》 压克力 油画棒 喷漆 木板 183x 122 cm. 1982年作 成交价 :港元 323,600,000 ©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 图片来源:佳士得


1982年对巴斯奇亚尤为特别,他于3月在美国纽约安妮娜‧诺赛伊画廊(Annina Nosei Gallery)举办首场个展;同年6月,年仅21岁的他成为历来参与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展览卡塞尔文献展(Kassel)最年轻的艺术家。那年秋天,他更与崭露头角的歌手麦当娜(Madonna)展开恋情。


这幅画描绘一名男子全身像,他占据整个画面,正是画题中所指的战士,右手宝剑已经出鞘,时刻准备攻击。作品令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骑士画作,例如卡帕奇奥(Carpaccio)于十六世纪初创作的《风景中的年轻骑士》(Young Knight in a Landscape)。


虽然巴斯奇亚并未正式加入任何艺术院校,但由于童年时经常与母亲参观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Brooklyn Museum)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因而对古典大师的绘画作品非常熟悉。


维托雷·卡帕奇奥 《风景中的年轻骑士》,油彩 画布,218 x 151 cm,1510年作。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 | 图片来源︰Bridgeman Images


巴斯奇亚于1960年生于布鲁克林,是家中长子,另有两名妹妹。他的母亲玛蒂尔德·巴斯奇亚(Matilde Basquiat)是波多黎各人,父亲杰拉德(Gerard)则来自海地,他的文化背景对其创作生涯影响深远。


巴斯奇亚于1980年代中期回顾自己的成长期时曾表示︰“我的大部分画作均以黑人为主角,我发现很少画作会描绘黑人。”


巴斯奇亚的头盔,纽约,1982年。Edo Bertoglio摄。© New York Beat Film LLC。经尚‧米榭‧巴斯奇亚基金会许可。艺术品︰© Estate of Jean- 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 图片来源:佳士得


《战士》的灵感之一似乎源自西非约鲁巴族的持剑战神奥贡(Ogun),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将西非当地的信仰传到了加勒比海。画中主角的双眼圆睁,紧咬牙关,散发守护的力量。有人更认为他修长的脚趾酷似刚果能量钉像(nkisi nkondi),后者浑身钉满细长的铁钉。


刚果永比族雕像,《刚果能量钉像》,能量像,刚果民主共和国。高 95 cm.。此拍品于2018年6月27日在佳士得巴黎以727,500欧元成交


巴斯奇亚的父母在他7岁时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然而,其父的严厉管教方式却令年少的巴斯奇亚变得非常反叛,甚至辍学并离家出走。他于1977年开始在纽约下东城和苏豪区的废弃建筑创作喷漆涂鸦,并一直从事这种创作,直至其事业于1980年左右开始腾飞。


尽管《战士》在木板而非墙壁上创作,但却与巴斯奇亚以往的街头作品有不少共通之处,特别是其原始而随性狂放的风格。他以黄色和蓝色的有力笔触创作出狂乱的背景,然后以喷漆和油画棒勾勒人物的轮廓,最后以多层压克力为人物身体着色。作品超越了任何现实空间中的透视逻辑,人物与背景似乎融合在一起,迸发出战士的神武力量。


安妮娜·诺赛伊(Annina Nosei)于1981年成为巴斯奇亚作品的主要画商,于苏豪区的画廊地库设有工作室,巴斯奇亚便在此完成这幅183 x 122 公分的巨型作品。他以驻场艺术家的身份在画廊工作,据说诺赛伊会在画作尚未干透前便带藏家到地库选购作品。


尚·米榭·巴斯奇亚(1960-1988)


巴斯奇亚于1982年3月在诺赛伊的画廊举办上文提及的展览后,才创作出此幅《战士》,作品翌年于东京Akira Ikeda画廊的展览中首度亮相。


或许可以将《战士》视为一幅自画像︰画面中央的人物代表巴斯奇亚在白人主导的艺坛不懈战斗,而头上的荆棘王冠则也许暗示他认为自己会因此成为烈士。


就《战士》而言,经典解剖学教科书《格雷解剖学》(Gray’s Anatomy)大概可以说是另一个灵感来源。战士的体内脏器清晰可见,就像一幅扭曲的人体图解。巴斯奇亚小时候曾因车祸入院,在康复期间他的母亲送了一本《格雷解剖学》给他,他自此便深感着迷。


《战士》体现巴斯奇亚善于收集不同素材创作的技巧,他从各处搜集材料,将看似毫不相关的元素巧妙融冶一炉。


尚·米榭·巴斯奇亚(1960-1988)《MP》,1984年作。亚克力 复印本 拼贴于画布。86 x 68英寸(218.4 x 172.8公分) | 图片来源:佳士得


著名英国摇滚音乐家大卫·鲍伊(David Bowie)是巴斯奇亚的仰慕者之一,他曾称赞这位艺术家的意像有一股 “纯粹欢欣而混乱的气息”,并指巴斯奇亚 “似乎消化了迅速流逝的影像和体验,将它们以某种方式在内部重组,然后呈现在画布之上”。或者说,巴斯奇亚笔下的勇士早已胸有成竹,必将所向披靡,大获全胜。


晚间拍卖主管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亚太区副总裁何善衡 (Jacky Ho)说:“伟大的艺术杰作能够跨越国界、文化、种族。巴斯奇亚的作品正是如此,无论任何背景的藏家都能领略《战士》所象征的无畏勇气和昂扬的生命力。《战士》的落槌,更是艺术市场划时代的一刻。本次拍卖的成功,进一步标志着香港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艺术拍卖与交易中心之一。真正的国际性艺术家,必将在此闪耀。”


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和作者本人观点。
经公众号“佳士得”(ID:christies1766)授权转载。原文和标题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