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发布年报,2020年公司总营收为44.48亿元,同比增长23.54%。
近日,普利特发布年报,2020年公司总营收为44.48亿元,同比增长23.54%;净利润为3.96亿元,同比大涨139.99%。事实上,2020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除了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外,普利特在ICT材料产业持续突破,从LCP树脂合成,到LCP薄膜和纤维,公司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且正持续布局相关产能。而LCP在5G通信、5G终端等应用前景广阔,而该业务也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双品牌、双引擎战略成效显现:主营业务持续向好
普利特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要产业包括改性材料产业、ICT材料产业和特殊化学品产业等。
目前,改性材料产业为普利特的主营业务。据财报,2020年公司改性塑料行业营收为43.5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97.99%。近十年来,公司在改性材料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可从公司的营收规模窥见一斑。据财报,2011年公司总营收仅为9.26亿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高达44.48亿元,十年时间,营收涨幅为3.8倍;同期净利润也由0.88亿元上涨到3.96亿元,上涨了3.5倍。
普利特在改性材料产业长足进步,得益于公司长期的技术和业务积累。目前,公司已开发了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再生聚酰胺材料、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等。2020年,普利特“汽车发动机系统高可靠性聚酰胺材料质量升级”项目获上海市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二等奖。
此外,2020年,公司针对新冠疫情为健康汽车配套开发抗菌级汽车内外饰材料,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并配合下游客户及主机厂协同研究,共同探索和制定汽车行业抗菌标准要求。在高端品牌薄壁低密度保险杠材料方面,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累成功通过相关零件级实验,并开始批量供应客户。事实上,2020年,普利特在汽车材料及特种材料领域,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65项;截至2020年底,普利特共有156项授权专利,在申请发明专利217项。
更值得关注的是,普利特持续推进“双品牌、双引擎”战略,推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各大品牌车企车型上广泛应用,包括 BMW(宝马)、Daimler Benz(奔驰)、GM(通用)、上汽大众等众多车企。
其实,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前提下,其供应链领域对改性材料的需求量正快速提升。
在此背景下,2021年,普利特将全集团汽车改性材料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集中,成立改性材料事业群。普利特称,一方面公司将夯实原有的汽车改性材料基础业务,继续拓展市场深度和保持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公司将会聚焦汽车产业新业务增长点,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关注汽车智能化、汽车电动化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改性材料需求,积极推动公司改性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研发及应用,开拓公司汽车材料业务的新前景。
ICT材料产业持续突破:LCP业务成新增长点
除了改性材料产业外,普利特在ICT材料产业方面的持续突破,为公司未来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5G通信、5G终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应用日趋成熟,终端侧的需求向上游延伸,高端新材料和关键装备的进口替代和本土供应或将成为ICT行业竞争的新赛道。在此背景下,普利特成立了ICT新材料事业群,积极开发应用于高速高频高通量通讯电子、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电子新材料产品。
2017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发出LCP纤维产品 Siveras,并在2018年开始销售。LCP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三大特征,可广泛应用于通信线缆、声学线材、军工、航空航天安防等领域,在很多领域可以替代芳纶纤维。目前苹果在快速传输线材上已经使用,LCP纤维基于LCP的优越性能,直径可以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因此决定了其不仅仅在较细线材,在光纤光缆领域也可应用。
而普利特在LCP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上已经沉淀与积累超过十年,2020年,普利特公司开发出低介电常数与低介电损耗、电磁屏蔽、抗静电等一系列高频高速连接器用高性能TLCP材料。目前,普利特掌握了从原材料合成、改性到型材的全套开发工艺流程,高性能纤维级以及薄膜级液晶高分子的研发、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2021年,普利特将根据LCP产业上下游进展情况,适时启动建设年产10000吨LCP聚合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年产300万平方米的多规格LCP薄膜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并同步启动谋划年产1000万平方米的项目论证;全面建成年产1000吨多规格LCP纤维全自动生产线项目,同步启动谋划年产5000吨的项目论证。
普利特称,2021年,ICT新材料事业群将以LCP为起点,公司将整合资源、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力推动在ICT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升级和业务拓展,实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有效提升。公司将从全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角度,构建从LCP树脂合成,到LCP薄膜和纤维,以及下游FCCL、FPC、PCB应用的完整应用产业链。快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确立上市公司LCP产品在国内头部客户的竞争优势,实现上市公司LCP产品在5G 等高频高速高通量通信领域的国产替代。
事实上,在2021年3月中旬,普利特已联合两位LCP纤维行业事业合伙人,成立广东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普利特占比60%,广东普利特将与浙江东尼电子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进LCP材料在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和量产 Tony tech™牌指定规格的高强型LCP纤维,并推动Tony tech™牌LCP纤维在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商业应用。
外延并购步伐加快,普利特打造新材料优质平台
新材料行业细分品类繁多,纵观全球材料企业龙头的发展史,外延式的并购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年来,普利特正通过内生成长和外延并购等方式,致力于打造全球优秀的新材料平台。
2015年,普利特收购了美国WPR Holding LLC及其下属公司全部股权;2020年,普利特收购了宿迁市振兴化工80%股权,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普利特半导体还投资了光刻胶产业领域。2021年初普利特还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恒信华业。
目前,普利特已拥有六大类上千种产品,包括改性聚烯烃材料(改性PP)、改性ABS材料、改性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改性PC合金)、改性尼龙材料(改性PA)、液晶高分子材料(TLCP)、特种工程材料等。
普利特称,2021年,公司将与战略合伙伙伴携手开拓,拓宽渠道、进一步打开视野,围绕国产替代战略发展布局,积极寻找、筛选和储备上市公司ICT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并购标的,推动公司产业升级和国家材料战略安全。
此外,普利特对特殊化学品板块也极为重视,公司将以产业投资的形式扩展特殊化学品业务。普利特不仅将继续投资光稳定剂助剂产业,同时考虑整合抗氧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其他细分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产业,并支持特化平台投资企业上市。特殊化学品板块将与上市公司改性材料业务形成产业联动,更好的改善公司改性材料技术,并提升产品性能。
普利特称,2021年公司将重点把握国家新材料行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上市公司资本平台优势,以改性材料为产业基石,以LCP材料为起点,联合战略合伙伙伴和行业优秀的终端客户,努力实现中国电子材料进口替代与技术创新,并重点打造面向智能汽车、5G通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上游高端国产化新材料及其应用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