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莱特希泽“贸易处方”完全是重商主义 根本无法奏效
原创
2020-09-03 05:25 星期四
财联社 黄君芝
美国智库PIIE表示,特朗普长达两年的贸易、技术和投资摩擦都未能改变中国的政策,反而对美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近日发文对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的贸易策略进行了批判,称其贸易“处方”对抗性太强,无法奏效,对贸易价值的理解也过时了。

8月下旬,莱特希泽曾在《华尔街日报》上再度发文,表达其对世贸组织(WTO)的不满,并主张进行更多的贸易战、强调18世纪的重商主义思维以及改写过去75年的世界经济历史。PIIE对此评论称,这是他对自己不成功的贸易政策进行的辩护,其贸易策略太具对抗性,对贸易价值的解读也过时了。

PIIE认为,莱特希泽“贸易处方”的基础是纯粹而简单的重商主义。美国为降低贸易壁垒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送给外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激励那些国家为自己和美国的利益而开放经济。

出生于冷战元年1941年,成名于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2018年以71岁高龄再度受命于中美贸易摩擦,莱特希泽将其一生都献给了美国的贸易事业。他提倡加大贸易保护力度,称自由贸易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有评论称其与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是可以决定将哪些国家豁免关税的实权人物。

贸易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

莱特希泽反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所提到的降低关税的主要理由是,并非所有国家都以同样的速度降低了关税壁垒。他不满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将其平均适用关税和约束关税削减到较低的个位数,而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较高的适用关税和更高的约束关税。发展中国家直至今日还要求“特殊和差别”的待遇。

莱特希泽的逻辑是,发展中国家是关贸总协定体系中受到保护的大赢家,而发达国家是大输家。诚然,美国贸易伙伴施加的高关税和其它壁垒限制了美国的出口。但PIIE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通过效仿国外的政策而获益。

PIIE比较了在过去30年中,热衷于贸易保护主义和更加开放的国家的表现,例如印度和中国,阿根廷和智利,又或者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结论显而易见,很少有国家因保护主义而繁荣,但可以找到许多国家因拥抱自由市场而繁荣的例子。

然而,莱特希泽紧跟特朗普,寻求“再平衡”美国与其众多合作伙伴的贸易关系:如果他们不单方面减少贸易壁垒,特朗普将寻求全面提高美国的关税。

与2019年特朗普政府批准的《互惠贸易法案》(Reciprocal Trade Act )相呼应,莱特希泽呼吁164个世贸组织成员国在发达国家采取平均关税后采用共同的“基准关税”。这个不切实际的提议让人想起了莱特希泽世界观中的重商主义基础:保护自己市场的国家才能获胜,开放市场的国家将是输家。

70年来,多边关税谈判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逐步降低了关税税率。在每一轮谈判中,各个国家向多个合作伙伴“给予”的关税减让,与它们从这些合作伙伴集体“得到”的关税减让一样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关税伙伴国平均降低3个百分点,那么这个国家可能会平均降低3个百分点。通过这种讨价还价的过程,真正的赢家将关税削减到非常低的水平。

与传统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莱特希泽现在要求所有国家达到相同的基准关税水平,无论该国必须将其平均关税下调1个百分点还是15个百分点。但PIIE指出,只有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各国才会同意共同的基准关税,即零关税。从本质上说,莱特希泽是在给世界和各个合作伙伴两种选择:要么将你们的关税降至美国的平均水平,要么我们将提高关税至你们的水平。

人们很容易将莱特希泽的提议视为实现全球自由贸易的尝试。但遗憾的是,PIIE表示,这种诱惑不仅与关税谈判的现实大相径庭,也与其“零和博弈”的重商主义世界观大相径庭。

WTO争端机制需改革

诚然,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需要改革,但PIIE指出,它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在莱特希泽对WTO提出的反对意见中,排在第二位的是争端解决机制,其中包括上诉机构。由于特朗普政府拒绝批准新的任命,该机构目前已作用不大。这一制度是在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1986-94年)期间,在美国的坚持和设计下采用的。

按照莱特希泽的说法,上诉机构的决定对美国不利。令其特别恼火的不利决定基本集中在对美国涉嫌滥用或保护主义的问题上,美国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通常是超过50%的惩罚性关税;而其征税的理由是,进口激增损害了美国经济,特别是当进口商品得到不公平的补贴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时。

“但莱特希泽没有想到美国在上诉机构中对中国、欧盟和其他合作伙伴胜诉的许多案例。”PIIE评论客观评价称:“不过,其对争议解决机制改革的主张是正确的,也建设性地提出了仲裁模式。”

PIIE认为,如果没有上诉机构,当败诉一方选择不遵守裁决时,裁决将陷入僵局。当其他国家违反规则时,报复将成为美国的主要反应,而反报复也将成为频繁事件。这为保护主义政策取得胜利不断添砖加瓦。

双边贸易协定出现逆转是奇怪的

奇怪的是,莱特希泽对双边贸易协议大加抨击,但特朗普政府却热衷于践行双边贸易协议。莱特希泽与韩国、日本和欧盟进行了谈判,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命名为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并启动了与肯尼亚、印度、巴西和英国的谈判。莱特希泽指责欧盟签署了72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当然,这个数字比美国签署的20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还要多。但很难说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一直是一个坚定的多边主义者。

贸易争端无助于解决与中国的问题

PIIE指出,事实上,莱特希泽最大的不满应是WTO没有可能限制中国国有企业、补贴和强制技术转让的规则。他认为,这些做法损害了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世贸组织必须改革,以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特朗普未能利用世贸组织来实现这一目标。相反,他长达两年的贸易、技术和投资摩擦都未能改变中国的政策,反而对两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此外,特朗普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把美国从其盟友和贸易伙伴中孤立出来。

收藏
137.24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1)
Roy2115年前
特氏一族的利己主义者。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