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化腾的一封关于消费互联网(C)和产业互联网(B)的公开信,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
【财联社】 (记者 胡懿新)近日,马化腾的一封关于消费互联网(C)和产业互联网(B)的公开信,引起了业内的广泛讨论。
马化腾认为,“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一个空中楼阁。”
马化腾这番话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各个产业C和B互联网化的失衡现状。在C端发展面临瓶颈的同时,B端也亟需革新。
物流是BC失衡的典型代表行业。一方面,C端物流在近10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B端物流则囿于极其复杂的业内大环境裹足不前。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行业周期的轮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察觉到B端的远期价值,这对于传统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也给B端物流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变数和遐想空间。
互联网下半场:掉队的物流业
由C端发家的腾讯,近来确立了B端战略。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近日发表公开信称,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这封公开信,将长期以来不被关注的B端拉入了大众视野,也折射出过年十年里互联网“重C轻B”所导致的产业失衡现状。
BC发展失衡,在物流行业现状发展方面表现得尤为典型。
C端物流发展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借助阿里、京东为首的网络电商大爆发的东风,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得以迅速跻身主流,成长为家喻户晓的C端物流巨头。
但是,体量庞大的B端物流却未能抓住互联网技术赋能的红利。
传化智联智联慧通科技有限公司张中华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在常人看来,C端物流规模很大,但事实上C端物流的市场总量仅占货运物流的7%,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提升了B端物流的效率,但因B端过于复杂的行业环境,始终未能产生商业模式的革命性突破,“小、散、乱”现象突出,行业发展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
未来趋势:重返线下
互联网的上半场是流量的时代,而今流量红利期即将结束。从现阶段的产业动向看,重返线下做重资产的趋势明显,在物流领域更是如此。
B端物流领域,互联网巨头们也没闲着,毕竟这是一块远比C端物流庞大,且尚未有效开发的“处女地”。事实上,互联网大佬们的线下布局早已开始,在他们占统治地位的C端物流,逐鹿大战已经拉开架势。
京东物流是率先转往线下重资产的互联网公司,迄今已逾10年。选择自建物流意味着在前期需要大量基础投入且难以产生收益,这在当时以“轻资产”为主流意见的互联网圈看来,是一个疯狂的举动。
作为电商老大的马云起初也不认同此种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云最终在2017年改变看法,并宣布未来5年将斥资1000亿元建设全球物流网络,剑指对手核心优势。
注重建设基础设施的还有传化智联:打造城市物流中心、支付平台及智能系统三大基础设施,及供应链金融、物流供应链等六大服务平台,将服务拓展至使用物流服务的上游各行业, 以开放和共享的方式,连接外部N个平台,打造中国物流大脑,提高整体物流供应链运转效率。传化智联2018年半年报显示,传化网各类业务累计为约461万个/辆司机及车辆、约18万个物流商提供了服务。
“美国物流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已经相当的规范。有行业标准,有政府监管,有诚信体系,有市场分工,基础设施也很完备,企业就可以去做轻资产。但在中国,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传化智联旗下智联慧通公司总经理张中华解释。
埃森哲战略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沈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需要思考战略制定、商业模式、平台建设等问题。如未来的目标客户,他们的痛点和需求在哪,物流企业的战略愿景和定位,外围业务组合是否应该拓展、信息化平台系统如何落地实施等。”这该是对各大巨头纷纷从C端到B端,从简单的线上到注重线下的一个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