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例外论”仍未过气?贝莱德展望下半年:依然看好美股
原创
2025-07-03 01:04 星期四
财联社 刘蕊
①贝莱德认为“美国例外论”仍有效,因美股市场表现强劲,美国公司通过投资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更强劲收益;
②贝莱德预计美国企业利润将增长6%,欧洲增幅为2%,美国企业实力、活力和创新潜力无人能及。

财联社7月3日讯(编辑 刘蕊)近期,华尔街部分分析师认为,前两年一度火热的“美国例外论”如今可能已经不再有效,投资者应该将目光转向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以加强多元化投资。

但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投资研究所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贝莱德认为,现在还不要完全否定“美国例外论”的说法,因为随着美股近期不断走高,美股市场仍然是投资的最佳场所。

“美股例外论”或仍然有效?

美东时间周三,贝莱德旗下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李薇在下半年投资展望简报会上表示,美国股市今年相对于欧洲股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为美国公司将通过投资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更强劲的收益。

李薇表示:“总体而言,尽管仍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持‘风险偏好’(risk-on)的立场。”

贝莱德的观点与一些投资者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财政政策不仅搅乱了全球金融市场,也动摇了人们对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信心。因此,一些投资者呼吁摒弃“美国例外论”,而应分散投资,远离美国资产。

标普500指数今年的回报率略超过5%,已经落后于斯托克欧洲600指数近7%的涨幅。欧洲股市今年受益于欧洲地区将出台更多财政刺激措施的预期。以美元计算,斯托克欧洲600指数今年已上涨约22%。

这是过去几年全球市场动态的逆转——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股的基准指数都能跑赢其他发达国家市场股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科技巨头的股价飙升。

随着美股第二财报季的临近,贝莱德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企业利润将较上年同期增长6%,而欧洲的增幅约为2%。据该团队称,今年第一季度,美国企业实现了14%的业绩增长,轻松超过了欧洲2%的增速。

贝莱德投资组合管理集团副主管迈克尔•派尔(Michael Pyle)表示:“美国股市中,美国企业板块的潜在实力、活力和创新潜力仍然无人能及。”

美债吸引力不如美股

李薇还表示,美债的吸引力不如美股,因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会推高通胀,这意味着投资者已经消化了美联储多次降息的预期。

此外,特朗普所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可能会增加已经升高的美国债务负担,给长期债券带来更大的压力,她表示,这使得美国债券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对冲工具不那么可靠。

她表示,相反,美国投资者应该考虑在货币对冲的基础上投资欧洲债券,它可能比美国债券市场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收藏
73.26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1)
评论萝卜特11天前 · 上海
1、背景补充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流向出现显著逆转:欧洲股市(Stoxx 600指数涨7%)十多年来首次跑赢美股(标普500涨5%),超460亿美元资金涌入欧股基金,而美股基金净流出870亿美元。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关税反复(被戏称“Taco”政策)及美国财政赤字恶化(“大而美”法案或增债3.3万亿美元),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美元指数半年跌逾10%。 欧洲比较优势:德国推出二战后最大财政刺激(国防/基建),欧洲央行大幅降息,叠加欧元升值13%,欧股估值较美股低35%且股息更高。 市场分化:AI技术扩散削弱美股科技股独特性,资金转向欧洲“新核心”企业(如国防、工业)。 2、影响分析 资产配置重构:资金持续从美股向欧股迁移(瑞银预测5年1.2万亿欧元转向),欧元计价债券发行激增,美债需求承压。 波动风险上升:特朗普关税谈判(90天暂停期将结束)及美国“类滞胀”(核心PCE达2.7%)可能引发美股“股债汇三杀”脉冲风险。 结构性机会: 欧洲:国防、基建相关板块(如德国工业股)及本土中型企业受益财政刺激;对冲后的欧债收益率具吸引力。 美股:科技股盈利分化(AI应用深化企业占优),但高估值(标普远期PE 23倍)需盈利验证。 新兴市场:弱美元下亚太资产(尤其政策支持的成长板块)或接力资金轮动。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