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协会转载行业报告指出,近30万亿元信托行业利润降幅45.52%,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增至2万亿
原创
2025-06-05 08:00 星期四
财联社 李响
①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资金信托规模达到了10.27万亿元,占比达到了46.17%,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最大领域。
②受资产服务信托低收费影响,自2021年以来,信托业人均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

财联社6月5日讯(编辑 李响)2024年作为信托“三分类”之后的首个完整年度,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期发布了署名为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撰写的报告《2024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以下简称“报告”),并组织召开了发布会,就2024年度信托业总体运行、发展评析、转型发展等社会关切进行解读和介绍。

报告显示,2024年信托行业规模大幅增长了23.58%,其中不乏标品信托转型、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持续增长等亮点。不过伴随规模增长的同时,信托行业利润也出现大幅下降,行业转型结构优化仍在持续推进。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持续上升,股权投资占比跌至不足1%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58%。其中资金信托规模为22.25万亿元,比2023年末17.38万亿元增长28.02%。

从资金信托投向来看,2024年变化较大,其中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资金信托规模达到了10.27万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了55.61%,占比达到了46.17%,成为资金信托投向的最大领域。而工商企业、基础产业、房地产领域的传统信托业务占比仍呈下滑趋势,其中投向工商企业资金信托规模为3.97万亿元,占比率从2023年末的21.80%下降为17.83%,下降幅度最大。

信托资金运用方式上,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持续上升至63.28%,规模同比提升34.87%至14.08万亿元,而信托贷款、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占比下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和《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的实施,均在政策层面鼓励信托公司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向净值化、标准化的标品信托转型,信托公司压缩信托贷款等非标业务,释放的资金大规模转向标准化金融工具,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资产管理信托的主要载体,其占比上升是转型的直接体现;此外,信托公司探索的创新业务模式,如家庭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等,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需求也在增加。

财联社注意到,目前信托贷款占比已降至15.88%,债券投资占比跌至9.05%,而股权投资占比从2021年的9.11%跌至不到1%,在资金信托中愈发式微,也显示信托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的转型路径在有序推进。

从信托公司利润增速来看,全行业利润为230.87亿元,同比大幅下跌45.52%,几近腰斩,随着近年来信托公司从以资金融通与资产管理为主,切换到以资产服务信托为先的信托业务发展模式后,受资产服务信托低收费影响,自2021年以来,信托业人均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在信托业协会公号上发布的上述报告提到,信托业利润减少可能会侵蚀行业长期发展的动力,信托公司要根据资源禀赋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积极推动提高信托业务收益率,解决利润增长不及预期的紧迫性问题。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尽管信托行业整体利润下行,但仍有不少公司逆势增长,如背靠电力能源的英大信托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63%。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财联社表示,在信托行业业绩愈发分化走势下,中小信托公司可以试着在某项业务上锁定目标群体,在产品服务上独特创新,形成自身的特色。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仍为行业转型最大业务领域

2023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将信托业务分类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其中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在“三分类”中居首位,是业务分类调整的重点,共涉及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19个业务品种,在25个分类中占比达76%。

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家族信托余额为6435.79亿元,保险金信托余额为2703.97亿元,其他个人财富信托余额为1149.06亿元,这三个分类的业务品种合计为10288.82亿元,在客户诉求转向综合财富管理阶段,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余额为24099.78亿元,成为资产服务信托的最大业务领域。据了解,企业市场化重组服务信托与企业破产服务信托是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的两类模式,自2019年企业破产重整首次引入信托制度之后,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快速扩张,信托公司通过发挥信托财产的风险隔离特点,平衡各方利益,助力企业纾困化险。

殷醒民表示,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的操作流程围绕破产重整、债务化解、盘活资产、促进发展,也是信托业落实“保交楼、稳民生”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大政方针,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资产管理信托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58家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为11.39万亿元,其中债券类资产占比最大,以固定收益率信托计划来看,投向证券市场的债券类资产为9.15万亿元,占行业资金信托规模22.25万亿元的41.12%。此外,公益慈善信托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备案,超过往年,公益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余额为49.65亿元。

收藏
60.14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2)
评论萝卜特2个月前 · 上海
1、背景补充 信托行业2024年规模的快速增长(23.58%)与“三分类”政策深化落地密切相关。2023年6月实施的《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明确将业务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推动行业从非标融资向标准化、服务化转型。其中,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的爆发式增长(余额达2.4万亿元)源于房企债务化解需求激增,信托公司通过破产隔离机制参与企业重组;证券投资信托规模突破10万亿元则受益于标品转型政策引导,叠加债市走强带来的配置需求。行业利润腰斩(45.52%)反映传统高收益非标业务收缩后,低费率服务信托占比提升对盈利能力的阶段性冲击。 2、影响分析 对金融投资而言: 资本市场资金面:超10万亿元证券类信托资金(债券占比83%)持续涌入,可能加剧债券市场拥挤交易,推动信用利差进一步收窄,但权益类占比仅10%显示信托资金入市仍偏保守。 风险定价重构:风险处置信托扩容将加速问题资产市场化出清,地产等领域不良资产折价交易机会显现,但需警惕底层资产透明度和处置周期风险。 产品结构变迁:服务信托低费率高规模模式倒逼信托公司发展家族信托、养老信托等增值服务,投资者可关注“信托+投顾”等综合财富管理产品的创新。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信托依托股东资源(如英大信托能源背景)加速特色化,中小机构需通过FOF/MOM等工具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投资者需关注机构业务聚焦度与风控能力匹配性。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0)
回复0条回复
一路长虹2个月前 · 上海
尽管规模增长了,但信托行业的利润却大幅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从传统的非标融资业务转向了净值化、标准化的标品信托,这种转型可能会影响短期内的利润表现。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