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陈钢称,在当前复杂的全球宏观环境下,投资者既要坚定信心,又要积极应对诸多不确定性; ②魏星强调,多策略投资能够通过组合配置实现策略分散,并利用各策略之间的低相关性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
财联社3月28日讯(记者 高艳云)3月28日,中信证券“配置中国行”财富配置策略会苏州站举行。多位知名私募基金负责人以及海内外头部投资管理机构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深入探讨在新环境下多资产配置的有效方法,以及全球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及另类资产的布局机会。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联席主任陈钢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全球宏观环境下,投资者既要坚定信心,又要积极应对诸多不确定性。随着行情的持续发展,个人投资者的核心诉求在于把握市场机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科学的多元资产配置方法,可以实现在同等的收益水平下,有效降低风险,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当中的“性价比”。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委员会联席主任陈钢
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FOF业务部部门负责人魏星在演讲中提到,近期经济和市场环境出现了重要变化。经济数据的改善、积极的政策导向、科技领域的突围以及美国出现的衰退隐忧,都促使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阶段性提升。面对经济和市场的新环境,选择多资产多策略投资意义重大,然而这一过程也充满了挑战。
陈钢:让逆人性投资之路迈向“简单而正确”
陈钢表示,普通投资者试图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做出精准判断,其胜率往往较低。实际上,即便优秀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对市场的准确预测。
“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帮助投资者‘应对’市场变化。我们要协助投资者判断,在现有资产配置策略下,能否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市场波动发生时,投资者是否能够承受相应的风险。‘配置中国行’与传统策略会有所不同,策略会侧重于预测,而配置行则聚焦于应对,这正是我们举办‘配置中国行’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陈钢解释道。
陈钢透露,中信证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且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团队,构建全光谱、纪律化的财富配置解决方案体系。通过这些努力,让逆人性投资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从“难而正确”转变为“简单而正确”,助力投资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
陈钢还提到,中信证券刚举办的春季资本市场论坛,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宏观和行业解读,认为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与创新积累,中国经济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关键阶段。
过去几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地产及其产业链在中国经济的占比从2020年的18%下降到2024年的10%,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的占比从2020年的11.7%上升到2024年的14%,新旧动能转换已初具成效。2025年两会呈现出货币政策更加聚焦广义价格体系、财政政策保留合理空间的特点,旨在应对风高浪急的外部形势以及内需偏弱的国内低通胀环境。
放眼外部,美国加征关税对经济的拖累同样牵动着国内外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仍存。
财富配置下一站:从固收、固收+到多策略
魏星指出,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两会定调积极,一揽子提振市场信心政策改善投资者预期,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使全球投资者认可中国发展潜力。特朗普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引发美国衰退隐忧,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阶段性提升。
魏星认为,在新时期,多资产投资存在着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市场各类资产收益轮动明显,过往的历史收益排名对未来投资的预测性较弱。具体而言,一是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仍具有吸引力,科技引领的本轮行情有望延续,但A股市场结构化特征明显,行业轮动与风格切换频繁,投资赚钱难度较大;二是债券利率回到了具有吸引力的区间,整体收益率长期呈下降趋势;三是全球仍处于降息周期,海外债券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四是可关注美股调整后的反弹以及热点扩散的机会;五是黄金在长期内仍具有配置价值。
谈及财富配置的未来方向,魏星认为将是从“固收、固收+到多策略”的转变。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以及投资机构投资实践的不断丰富,客户的财富配置经历了从纯债策略到“固收+”策略,再到稳健多策略的两次重要升级。
魏星强调,多策略投资相较于传统固收及固收+模式,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改进。多策略投资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收益来源,通过组合配置实现策略分散,并利用各策略之间的低相关性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现状以及各资产、策略适应的市场情况,通过策略性价比比价获取超额收益(阿尔法)。
此外,魏星还介绍,中信证券资管拥有完善的资产配置与基金投研团队,依托强大的公司平台优势和20余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积淀,在基金评价、资产获取及系统数据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投前到投后,从资产配置到品种选择,从总部专家到身边投顾的全方位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圆桌讨论:美国衰退真正发生前,“东升西降”不会迅速退潮
在圆桌论坛环节,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中信证券及资管、国际子公司的多个部门负责人,与多家私募投资机构负责人,纷纷就各自专业领域发表了深刻观点。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产品主管宋融表示,目前债券市场整体处于低利率环境,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投资交易,都更加注重对细分赛道的挖掘。债股兼具的可转债和REITs、大类资产配置指数、境外中资美元债等,都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投资赛道。
宋融认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去年年末债券的涨幅提前透支了市场预期。但从长期来看,债券作为生息资产,其回撤最终都能够得到修复,市场回调往往是低位建仓的良好机会。固收产品在资产配置中起着“压舱石”的作用,主要追求产品的稳健性和安全性。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头部机构创设和销售的产品,因为头部机构通常具有更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更强的资产挖掘能力。
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FOF业务部投资经理闫若凡表示,全市场活跃度和成交量持续维持高位,各类资产都有不错的参与机会。权益市场需注意仓位的控制,降低短期回撤;债券市场波动增大,收益预期要降低;套利资产有不错的机会,需关注市场活跃度的动态变化。
中信证券国际产品及投资方案部主管陈文基认为,美股回调基本结束,警惕年中前经贸及货币政策扰动,扰动消退后下半年或迎上升行情。美国衰退真正发生前,“东升西降”不会迅速退潮。港股基本面在恢复初期,内地政策或在7月前后发力,盈利改善将支撑港股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