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日,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在天津开标,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等生产企业代表“进考场”; ②外企代表参与热情较高,全新复活机制让有诚意的企业更加放心; ③心脉医疗四个品种通过复活机制中选,人工耳蜗涉及企业均中选。
财联社12月19日讯(记者 武超 卢阿峰)今日,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在天津火热开标,涉及人工耳蜗等相关品种。
财联社记者在现场发现,此次参加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的中外企业都非常积极,在两轮报价过程中,外企似乎对于降价比较“自觉”,表现出一种“势在必得”的决心,而本次国采全新的“复活”机制,也给了中外企们“反悔”和“试探”的机会。
下午4时,国家医保局宣布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产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5家参与报价的企业全部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外资企业在所有4个组别(人工耳蜗及3个外周血管支架组)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
全新复活机制 企业代表称规则“烧脑”
企业代表排队入场 财联社记者摄
“有一种进考场的感觉。”今日早上8时许在天津水游城丽筠酒店,企业代表陆续抵达现场,参与报价的企业代表们显得既紧张又兴奋。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已经历四次国家组织的集中采购,包括心脏冠脉支架、人工髋关节、骨科脊柱类、运动医学等领域,平均降价幅度从93%降至约70%,降幅趋于缓和,精准实现“以价换量”的目标。第五批国采覆盖的产品为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包括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人工耳蜗相关产品,以及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等外周血管支架类产品。
企业代表陆续进入会场 财联社记者摄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国采,之前参加过安徽、河南等地方省份集采,地方集采降价比国采温和,比如在河南集采时中标价比这次限价还高不少。而且感觉这次规则比较烧脑,到今天我都没完全搞清楚。”苏州天鸿盛捷董事长王永刚带队来参加这次国采,在现场的他对财联社记者边笑边说。
而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在规则方面与此前批次有了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全新的“复活”机制,在完成申报信息公开后,细分为已入围但未中选企业、未入围企业,而且这些企业都有二次报价机会,满足相应条件即可中选。
规则的变化也是国家医保局积极主动作为的结果,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赴天津调研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充分考虑耗材市场和临床特点,“一品一策”研究完善集采规则。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副主任杨莉也认为,今年的“复活”机制更加科学,“本次集采,最大的转变,就是有复活这种机制,有让企业反悔的机会。以前(批次高值耗材国采)有ab组设置,但没有这种机制,这会更合理,让有诚意的企业都能中标。”
同样也是带队参加此次国采,拥有人工耳蜗产品的诺尔康总经理李楚告诉财联社记者,“十年前国产(与)外资(产品)代差较大,现在代差基本没有了,而且国产更新换代更快。集采前外资与国产价格差距较大,现在价差有所缩小;集采后利润减少是肯定的,希望以价换量,希望之后业绩增长更快。”
王永刚告诉财联社记者,“这次支架限价5900元,比市场上目前低很多,市场上大概两万多元,国产与外资价格差不多。据我所知,目前医保只能部分报销,后续降价后或许能扩大医保报销的范畴与规模,这也是集采的目的所在。”
外企“势在必得” 心脉医疗四品种全部复活
上午9时许,首轮报价正式开始,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人工耳蜗类目中,外企降价的积极性让在场企业代表感到惊讶。
其中,美笛乐的人工耳蜗植入体-9(支持核磁共振)和一体式声音处理器分别报价31666元、15000元,科利耳人工耳蜗植入体(支持3.0T核磁)和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分别报价42398元、15000元;领先仿生人工耳蜗植入体(支持3.0T核磁)、声音处理器-1分别报价46265元、2740元。
国产企业力声特人工耳蜗植入体-1(不支持核磁)和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2分别报价32300元、12500元,诺尔康的人工耳蜗植入体-3(支持1.5T核磁,但不支持3.0T核磁)和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及其附件分别报价43281元、12500元。
在随后的首轮中选结果通报中,美笛乐、领先仿生、力声特获得中选,三家企业的竞价可比价格相较最高有效申报价分别降幅38%、34%和24%。
在首轮中选结果公布之后,现场即进入到了第二轮报价,也就是根据规则二和规则三“复活”报价环节,以波科、科利耳为代表的,此前未获得中选资格的外企配合度再度高涨,接连报出低价。
随后的“复活”报价结果显示,人工耳蜗厂商科利耳和诺尔康通过降价“复活”,成功中选,这也意味着此次人工耳蜗集采的五家企业全部获得拟中选资格。
在外周血管支架品类中,外企波科和巴德通过成功“复活”部分品类,从而实现三款产品全部拟中选。
杨莉在现场告诉财联社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外企的心态是,要么不参与集采这个游戏,一旦参与了就势在必得,目标一定要中标。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企业心脉医疗(688016.SH)和先健科技(01302.HK)也成功通过二次报价将所有产品“复活”,其中心脉医疗的下肢动脉支架和非下肢动脉支架二次降价幅度接近50%。
而在第一轮报价中,心脉医疗的四款产品中,两款为B竞价单元入围未中选,分别为子公司蓝脉医疗的静脉支架系统和代理的维芮安医疗的下肢动脉支架,报价分别为4068元和4100元,而心脉医疗的下肢动脉支架和非下肢动脉支架均报价5300元,成为B竞价单元未中选企业。
人工耳蜗无一落选 4个组别第一名均为外资企业
对于本次国采,美笛乐、科利耳、领先仿生、力声特和诺尔康的人工耳蜗品种均获得中选。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主任杨仕明表示非常振奋,他认为,我国目前人工耳蜗渗透率还是比较低,需要植入的人很多都没有植入,是因为价格比较高还要由自己来掏,所以人们选择了助听器或者选择其他方式去对付。“人工耳蜗的价格降低了以后,有国家的医保政策跟进覆盖,能让老百姓觉得,发展科技确实能给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自己也不用有大的经济负担。”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解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直接有效的康复手段,有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听力残疾人数达2780万人,6岁以下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人,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万人-3万人,其中740万人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听力。而国内人工耳蜗市场渗透率仅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
目前,国产人工耳蜗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下,进口品牌价格在10万-30万元之间。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在现场告诉财联社记者,“人工耳蜗五家参加企业最终都中选了,降幅比较大,体现出企业诚意比较足。”
今日下午,国家医保局对外正式公布第五批国采的中选结果,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既有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以及德国百多力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中选,也有上海美创医疗、归创通桥等内资企业中选,产品供应丰富多元。外资企业参与积极性高,在所有4个组别(人工耳蜗及3个外周血管支架组)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
中选结果公示后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预计2025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前后落地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因其型号多、长短及粗细各类组合多、备货周期长,拟于2025年5月落地实施中选结果。
“本次集采结果是超预期的,尤其外企很配合。甚至可以说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后续结果肯定会带来增量。”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相比药品外企,器械外企在集采中更配合,因为器械研发成本高,但产品成本不高,本来就有比较高的利润,有降价空间。而且药品是存量竞争,器械现在还是增量竞争,目前在国内渗透率还比较低。另外外企之前享受到超额利润,降价是正常的,是长期趋势。
在此次国采中,公司品种通过规则三“复活”中选的王永刚在现场告诉财联社记者,“降价是大趋势,没得选,中选会有更多市场份额。希望在国产替代趋势下,能实现每年业绩翻倍。”集采只是给了一个license,接下来怎么落地、有更多拓展,还需要自身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