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股权被冻结 十亿美金“独角兽”正浩科技陷重大股权纠纷|深度调查
原创
2023-12-16 15:12 星期六
财联社记者 任超宇
①多名正浩科技的“创始股东”提起诉讼,称正浩科技现董事长王雷以不正当手段侵吞股份。
②2021年9月,正浩科技与中⾦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当年6月,中⾦公司曾参与正浩科技超过⼀亿美⾦的B轮融资。

财联社12月16日讯(记者 任超宇 徐学成)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浩科技),一家获红杉资本、高瓴创投投资,估值近十亿美金的移动储能“独角兽”,正深陷一场股权纠纷:多名正浩科技的“创始股东”提起诉讼,称正浩科技现董事长王雷以不正当手段侵吞股份。

目前,王雷所持正浩科技股权已被保全冻结,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从600万注册资本到近十亿美金的估值,正浩科技在创造巨额增值的同时,又上演了怎样一出资本腾挪的故事?

被“出局”的创始股东

正浩科技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移动储能和清洁能源领域,以“便携式电源产品、太阳能技术和智能家居能源解决方案引领前进方向”。

据IT桔子公开资料,2021年6月,正浩科技完成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领投,投后估值已达10亿美元。此外,正浩科技还获得了李泽湘、高瓴以及中金的青睐,是名副其实的创业明星和储能赛道“独角兽”。

曾担任正浩科技CEO的Eli(美国籍)向记者透露,他于2016年下半年加入创始团队,主管公司营销与海外渠道拓展等,同时也是正浩科技的“创始股东”之一。而如今,他已被“踢”出了自己联合创办的公司。

同样自称被“出局”的还包括苏炜。据其透露,正浩科技最早是他与另一位“创始股东”陈时水在2016年上半年发起成立的创业项目,后陆续引入了Eli、郑帆、HANNAH、王雷四个联合创始人。而他和陈时水作为发起人,却在公司成立后经过若干次股权结构分配,最终持股变为0。

据蓝鲸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的信息,王雷目前是正浩科技法人,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天眼查则显示,王雷在正浩科技的最终受益股份为24.27991%。另有一家公司——深圳市正浩创新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正浩科技27.1154%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这家公司有3个股东,其中王雷持股0.9999%,徐凤杰持股0.0001%,ECOFLOW INNOVATIONS PTE.LTD.持股99%(目前尚未查询到其股东信息)。

据Eli及苏炜透露,另外几位“创始股东”中,郑帆和王雷系同学关系。HANNAH则是受Eli邀请从而加盟的,他主要负责北美市场开发,并由此成为正浩科技的创始人之一。

苏炜表示,他是工业设计出身,在深圳办企业20余年,属于连续创业者。正浩科技最初的产品就是他研发出来的,公司成立后,他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和供应链管理。

在苏炜的介绍下,蓝鲸记者还实地走访了位于深圳南山区锦绣花园的正浩科技“创业地”。其办公室是由一间住宅的客厅改造而来,一张大办公桌上整齐放着许多便携式储能产品。

image

( “正浩科技创业地”来源:蓝鲸记者任超宇摄)

image

(正浩科技部分“创始股东”在“创业地”的合影 来源:受访者提供)

image

(正浩科技LOGO 来源:公司官网)

据受访者透露,2016年到2019年,正浩科技处于前期投入期。从2020年开始,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直至2022年,据多家媒体报道,公司全球营收接近1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正浩科技于2017年推出首款消费类储能产品RIVER Mobile Power Station,并获得超过100万美元众筹,这一事件被当做公司成长重要节点宣传。

据上述几位“创始股东”透露,正是在这一年,王雷才参与到正浩科技的工商事务等工作中来。此后正浩科技经历的一系列工商变更及重要融资动作——包括2021年由红杉资本领投,⾼瓴创投、中⾦公司联合跟投的B轮融资,基本都由王雷主导。

目前,苏炜、Eli及HANNAH均已提起诉讼,指控王雷在工商变更、融资过程中以不正当方式侵吞股份。

image

(深圳正浩科技有限公司时间历程 来源:蓝鲸记者赵听睿据采访和公开信息整理 )

吊诡的资本腾挪

身为“创始股东”,竟然对所持股份被“窃取”如此后知后觉,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上述“创始股东”以及Eli代理律师提供的信息,2016年8月,“正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正浩)”在香港注册成立,这也可被视作正浩科技真正意义上的前身。而由于公司大部分营收来源于海外以及存在境外上市的规划,所以便由一家BVI公司(EcoFlow TechnologyLimited)100%控股香港正浩,且在BVI公司的股东协议中,股东明确为:苏炜、Eli、HANNAH、郑帆、苏详彪、王雷、陈时水7人(如下图)。

image

(蓝鲸记者根据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整理)

据受访人士介绍,当时,各个股东分别将共计600万的注册资金全部汇款给了持有香港身份且长期在香港生活的马名泽,并由王雷(系马名泽丈夫)全权负责此事。此后的2017年4月,在所有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BVI公司持有香港正浩的所有股权被全部划转到了马名泽名下。

再之后,马名泽把持有的香港正浩股权转移到了王雷名下。2017年6月26日,正浩科技在深圳注册成立,并由香港正浩持有100%股权。

此时,公开层面上,正浩科技只与王雷有法律联系,但实际上,正浩科技仍需引入其他几位“创始股东”。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第一个被“硬踢”掉的股东陈时水,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也有所降低。

在“引入”步骤前,除了王雷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2%升至30%外,其他大部分股东的股权份额都被稀释了。

与此同时,在“引入”过程中,部分股东的持股方式由直接登记在个人名下,改为通过合伙企业正浩义来、深圳浩地、浩海星⾠等作为持股平台来持有。其中,深圳浩地的LP是股东苏炜和苏详彪,GP是王雷(持有浩地0.1%股份)。正浩义来的LP是股东Eli和HANNAH,GP也是王雷。

通过设立有限合伙的方式,王雷的表决权大幅提升。

据Eli透露,当时王雷告诉他,外国人在中国不能担任GP。

对此,受访的资深股权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GP拥有合伙企业的决策权。而据受访者透露,在深圳公司创立后,王雷仍负责公司的融资,但是进展如何、具体意向投多少钱、投资方是谁,并没有告知每一位“创始股东”。在A轮投资真正进来时,协议上需要加盖合伙企业的公章,而王雷作为GP掌握着公章。

让人费解的是,在2019年1月23日,正浩义来“莫名”退出,新增始创浩正作为正浩科技的持股平台,而正浩义来则成为始创浩正的合伙人。也就是说,Eli、HANNAH从正浩科技的间接股东,变为“间接”的间接股东。

image

(蓝鲸记者根据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整理)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即便排除多轮融资导致的股权变动,正浩科技的股东进出仍然十分频繁。

直到2020年7月份,王雷要求正浩义来退出始创浩正,这将导致Eli、HANNAH退出核心资产正浩科技。

据“创始股东”透露,王要求Eli、HANNAH退出的理由是“公司经营不善,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王还要求Eli、HANNAH退出正浩义来。至此,Eli、HANNAH完全被“踢”出局。而工商信息显示,2020年6月,正浩义来退出始创浩正。2020年8月,Eli、HANNAH退出正浩义来。

苏炜的股份“缩水”过程与Eli大同小异。在多轮稀释后,苏炜通过间接方式持有正浩科技5%股权。苏透露,王雷当时告诉他,有意向投资人要求王雷必须是大股东,所以希望他配合,并提出其持有的5个点的股权交由王雷代持。但当苏炜签协议的时候,王雷带来的却是股份回购协议。王雷的理由是,投资人不允许存在代持情况。

至此,7个“创始股东”中,已有多个不在正浩科技的股东之列。

“独角兽”走到十字路口

据上述“创始股东”透露,目前至少已有苏炜、Eli、HANNAH 3位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保全王雷持有股权,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2023年8月,深圳南山法院发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查封、扣押、冻结被告王雷名下价值人民币5741884元的财产。

2023年11月,深圳南山法院下发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通知书显示,王雷持有深圳市正浩创新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权、深圳浩海星辰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以及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被冻结。

据苏炜透露,目前王雷已经完成了新加坡移民(但未向记者提供相关证据),并提出管辖权异议。相关文件显示,案件的审理法院由深圳南山法院改为深圳前海法院。天眼查则显示,目前正浩科技的企业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投资、未上市)。

不过,无论股东层面存在多大的纠纷,正浩科技户外储能赛道“独角兽”的地位确实实至名归。

依据媒体公开报道数据,2022年正浩科技的全球营收就已大幅超过某些已上市的同行业公司。

从市场前景来看,据《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出货量从2016年的5.2万台跃升至2021年(预计)的483.8万台。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最新报告,2022年便携式储能出货量增至656.7万台,同比增长35.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量将达855.2万台。

image

上述报告还显示,2017年,我国便携式储能出货量9.4万台,2022年,便携式储能出货量约598.8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9.5%。报告预测,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上游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便携式储能领域迅速发展壮大。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品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市场空间广阔。

科技赛道、行业龙头、兼具成长与消费属性、已有A股成功上市案例验证。诸多利好因素下,也难怪各路投资者机构蜂拥而至。按照正常剧情发展,造富神话“照进现实”或就在明天。

image

(来源:深圳证监局网站)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9月正浩科技与中⾦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就在三个月前的2021年6月,中⾦公司参与了正浩科技超过⼀亿美⾦的B轮融资。

但对于当下的正浩科技而言,市场给予多高的估值、选择哪个市场IPO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尽快摆脱股权纠纷且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才是其燃眉之急。

针对前述“创始股东”透露的相关情况,蓝鲸记者已通过多种渠道向正浩科技和王雷致函咨询,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蓝鲸记者赵听睿对此文亦有贡献)

收藏
125.65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8.69W 人关注
1.09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