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虽已落下帷幕,而他们的精彩故事还将继续谱写。
正如2023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主题“超级开场”,此次归来不仅升级为“超级大师赛”——更大的规模、更长的赛程、更多的球员,作为中国球迷期待已久的超级网球盛事,中国男网——张之臻领衔布云朝克特、商竣程、特日格乐以及李喆与孙发京,也在此次迎来了“超级亮相”。【点击 回顾上篇 】
10月8日,一场猝不及防的降雨,令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第七日赛程的多场比赛受到干扰,包括此次双打首轮中国组合李喆和孙发京的比赛。最终,由于他们的比赛位于露天外场而被迫暂停并延期至第二日。但暂停的只是赛事本身,这对双打组合并没有完全停下来。“因为毕竟已经跟对手打了(将近)一盘比赛,我们回去也有探讨,包括像对手有哪些优缺点之类的,然后我们该怎么去应对,”李喆在第二日比赛结束后分享道,“我们觉得还是准备得比较充分。”
中国双打组合在首轮对阵中迎战的是赛会6号种子冈萨雷斯与瓦塞林。对方是一对长期搭档的世界顶级双打组合,ATP双打世界排名一个第10、一个第12(根据对战当时的数据),而且在2023赛季中已经赢下三座双打冠军,其中一座来自同样是1000级别的迈阿密大师赛,可见这对双打无论是默契程度还是对战实力都属一流。
相比之下,李喆和孙发京这对本土外卡组合的确逊色不少,但不代表对手可以轻视他们。月初刚步入27岁的孙发京在本赛季双打战绩出众,除了6次闯入希望赛决赛,还在近两个月的挑战赛中两度收获亚军。而今年37岁的老将李喆同样手感良好,不仅在珠海挑战赛收获男双亚军,还在中国赛季珠海250站双打赛场拿下一场男双正赛的胜利。二人各自在单打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事实也是如此。面对世界强手,年龄相差十岁的中国组合并没有打算被对手轻松拿下,并积极尝试爆冷对手,向大师赛双打开门红冲击。当日比赛开始后,中国组合的表现非常亮眼,停赛之前首盘比分定格于6-6,二人成功将对方拖进抢七;第二日比赛继续之后,李喆和孙发京继续出击,在抢七中一路领先,并以7-6(2)先拔头筹赢下首盘。紧接着第二盘,中国组合再度顽强地将世界强手逼入抢七环节,并一度手握三个赛点,但还是被经验老到的对手逆转,扳回一盘至平手。
来到比赛的抢十决战盘。一开始,冈萨雷斯和瓦塞林占据场上优势,相继以4-0、7-1的比分领先。而李喆和孙发京并没有放弃,将比分追至5-7,让现场观众不断拍掌称好,欢呼连连。但最后,顶住压力的对方稳住阵脚,连取3局以10-5赢下最终胜利,拒绝被冷门;中国组合遗憾落败,无缘下一轮。赛后,孙发京提到对于第三盘“对手可能进入的状态更快一点”,“我们可能还有点沉浸在丢失第二盘的状态里,不过打了几分钟也很快调整回来”。他认为决胜盘他们打得还可以,“是有些机会球没有把握住”。
实际上,现场观战的不少人表示,虽然与对手存在排名差距,但整体打下来感觉中国组合的实力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对此,孙发京笑着说“水平很接近”,“我和很多双打高手都打过,这场打下来,对手在发球环节比我们做得好一些。虽然没有丢发球局,但小分上我们没有他们抓得那么紧”。
李喆也表示,网球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本质上都离不开正手反拍、发球接发球、底线拦网这些环节,“这些环节上没有落后于他们很多,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这种舞台的历练”,因为对手是常年在巡回赛专注双打的选手,在技术、战术层面都有更高的水准,“这也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
“其实我们在比赛中一直互相鼓励对方,一分一分去拼对手,”李喆赛后总结道,“本身我们的排名和参赛级别都没有对手高,(所以)我们保持着这种去拼的心态,(希望)在竞技场上提高自己,也收获不少对阵高水平选手的经验。”
10月4日,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正赛第一天,当中国球迷们沉浸于布云朝克特取得首胜和期待当晚张之臻“回家”比赛的喜悦时,特日格乐正在收拾心情、整装待发,等待其职业生涯首次上海大师赛正赛的亮相。曾经两次亮相大师赛资格赛赛场的他,此次持外卡踏入了正赛赛场,首轮对战的是巡回赛常客、世界排名(当时排名)76的西班牙选手穆纳尔。
回顾最近两个赛季,特日格乐的成绩可圈可点。他7次闯入ITF赛事决赛并拿下两座冠军,而今年9月,他先是在ATP CH75张家港挑战赛闯入16强,其后在戴维斯杯世界二组的客场比赛中,为中国男子网球队拿下唯一一场胜利。但对于首次出战大师赛正赛,特日格乐笑着坦承自己上场前有过担忧和紧张,“因为我之前打巡回赛的表现都不太好,觉得没有(完全)把自己打出来或者发挥出来”。
而当真正踏入赛场,跟自己排名有着巨大差距的球员对战时,这位巡回赛新手开始重拾信心,“从开场到比赛后面,(自己的表现)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他在赛后总结道,“因为在场上打的时候感觉跟对方的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和实力去跟他们对抗的”。
在此次首轮对战中,尽管经验老道的穆纳尔一直占据场上优势,但特日格乐始终奋力追赶,既有多次挽回多个破发点的拉锯,在第二盘也有抢下四局给对手造成压力的局面。最终虽挑战失败,止步首轮,但他面对如此强敌时的那份不气馁和拼搏魄力,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突破与潜力。赛后他也提到,“(这次)因为是第一次打,之后还要多打这种比赛,尽可能地把排名先打上来,我觉得都是有机会赢这些(高排位)球员的。”
诚然,对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而言,不断参赛、积累实战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个人水平。但对于这个月初刚过26岁生日的特日格乐而言,参赛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8年正值上升期的他,却在2019年赛季遭遇了严重的伤病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当时比赛打得太密集,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早期缺少对体能训练的重视,“其实受伤主要是因为自己小时候(体能)训练没有那么系统,包括自己可能也不太愿意去练,缺乏对这些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长大以后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现在的话)我觉得还可以”,特日格乐谈及目前的身体状况时表示。作为一个“踩过坑”的网球前辈,他给现在的青少年的“过来人忠告”是,“教练给的建议要去听、去做,同时也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积极跟教练去沟通”。他还笑着说,“练身体的时候不要偷懒。”
经历过伤病带来的低谷期,重返赛场后的特日格乐并没有急着求进,近两年的主战场主要集中在ITF赛事和挑战赛上,他也直言“其实我比赛打得很少”。心态上,如今的他也更为“佛系”,“我觉得走到哪算到哪”。但实际上他一直也在为将来作计划,希望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和实力去迎战更多赛事。
面对此次上海大师赛正赛首秀,特日格乐表示难免有些紧张。“每个球员都会有紧张,但是每个人紧张的点不一样,可能有人是怕今天打不好,或者说是一些诸如观众、比赛场地等因素。”他解释道,而他认为缓解紧张的方法就是专注好自己,“想好自己每一分每一球,想好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我觉得会好一点”。
谈及近年来中国网球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曾经也是一名青少年选手的特日格乐表示,现在这一代青少年要比他们上一代幸福很多,无论从设施还是教学理念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先进,“我们更多是用时间来累积经验,他们从青少年的时候就可以接触这些”,所以他也展望道,“我对中国的网球非常看好,未来我们会非常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