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无虚席是一幕,借充电宝“拼手速”又一幕,中信建投策略会上全面演绎复常与复苏,提出A股具备走牛四大前提
原创
2023-02-24 09:32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黄靖斯
后续内资将进一步进场接力外资,推升下一轮行情。

财联社2月24日讯(记者 黄靖斯)券商策略会座无虚席或许不足为奇,但借充电宝也要“拼手速”,成为疫情逐步褪去的当下,策略会火爆程度演绎出的新版本。

2月22日至24日,中信建投为期三天的春季策略会在深圳召开。策略会首日,2000人的大会场中,参会者站着听报告的情况再次上演,牛市的气氛也烘托异常到位。“借充电宝也要‘拼手速’”,中场间隙,有参会嘉宾向记者反映,而这也成为中信建投策略会备受追捧的真实写照。不止如此,上午主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安排的自助餐厅也是宾客如云。

image

image

这场策略会上哪些分享抓眼球?热议话题中,既有宏观经济发展路径的全面分析、地方产业政策的前瞻解读,也有2023年宏观交易的深刻展望和A股策略的投资秘籍。记者将会议精华挑选提炼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谈注册制改革:聚焦支持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信建投执行委员会委员、机构业务委员会主任黄凌认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就是要建设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黄凌表示,在此背景下,证券公司应全力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积极响应注册制改革,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截至2022年9月末,中信建投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位居行业第5位,托管证券市值位居行业第3位,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4位。与此同时,公司的研究业务也继续保持了高歌猛进,2022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佣金分仓收入5.01亿,位居行业第二位。

展望未来10年,黄凌认为,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疫情退去,人民币汇率逐渐企稳和政策空间逐步打开,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必将充分显现。2023年,中国经济将逐步走上持续发展的复苏之路,全年有望实现5%以上的较快增长,在全球一枝独秀。

谈国民经济:2023年必须练好内功

演讲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从债务、杠杆率,深入分析了国民经济当前面临的大环境,并提出加快高新技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等重要的举措。

李扬认为,对于中国而言,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应当是中心任务,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二是关注国际竞争格局,这方面,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三是“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内循环为基础,因此2023年必须练好内功,把内循环做好;四是从实体经济出发,把资源和产能充分利用好,以作为高增长的支撑。

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解决方案上,李扬提供了几点思路包括要加快高新科技企业发展;要优化营商环境;关注物价走势;关注疫情过后的疤痕效应,“扭转预期转弱的趋势,必须让大家乐观起来,让大家愿意承担风险,于是就要抹平‘疤痕’。”李扬补充道。

谈大湾区:四方面解读巨大空间效应

随着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变,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也全面恢复,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启动加速键,香港、澳门特区、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9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如何理解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产生的巨大空间效应?香港中文大学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一是“2+9”问题,即香港、澳门,以及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9个内地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唐杰认为,在“2+9”当中,四个核心城市,三大极点,形成轴带网络化,这是空间规划很少有的非常专业性术语的描述。

二是珠江口环形经济圈,规划明确提出,连同内地港澳以及珠江口东海两岸为重点,“2+9”有一个重点是珠江口,即深圳与中山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打通后,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广州-东莞,将在珠江口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经济圈。

三是统筹珠三角9市与粤东西北生产力布局与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沿海开放带。唐杰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宏大的构造和规划,已经越出了广东,向广西、福建辐射。

四是深化与中南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合作交流,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辐射东南亚、南亚重要经济带,加强大湾区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这样一个规划当中,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西南三省一市的出海口。在东侧就是江西的出海口,最后就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在这个规划当中,包含了5个层级:“2+9”为基础,珠江口经济圈是重点,其次是沿海开放带,再有就是向内陆地区延伸,最后链接“一带一路”。

谈产业发展:新能源转换是重要课题

围绕当下科技以及高端制造当中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工业富联总经理郑弘孟从半导体、新能源、储能、数字化、产业化的各个链条带来了产业一线视角的最新分享。

对于半导体的应用,郑弘孟特别关注的是人工智能与算力。在他看来,通用型的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算法、算力已经延伸到物流、制造,甚至于以城市管理、医疗、零售等等,如今方兴未艾的深层次AI正在逐渐壮大,AI的生成将推动全球AI的产业化以及产业的AI化。

郑弘孟同时提到这里面两个非常重要的赛道。一是全球的AI芯片市场,他认为这方面的投入刻不容缓。二是全球算力的需求,2030年全球算力需求较2021年增长90倍,AI正在持续壮大的发展,将会引领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创造更多的商机。

郑弘孟提到的另一个观点是,新能源即将成为产业竞争的必要条件和能力。“全球各项发展的电力预测,光伏、风力、水利有待增长。再生能源在2050年以前必须提升到54%,确保快速推进绿色电力以及能源效力的转换。”他表示。

郑弘孟同时强调了储能的关键性。风力跟水利都是不稳定的电力来源,但储能可以大幅降低依赖性,他认为:“从发电侧一直到用电侧,哪怕是工商储能或者是虚拟电站,甚至家户都可以大量的购置储能装置,特别是去年欧美市场成长空间非常客观,这也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赛道。”

谈宏观机会:2023年A股会有更佳表现

展望2023年,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相对乐观,相信A股总体较2022年表现更佳。他在演讲中提到,在宏观政策加力,约束政策松绑的背景下,2023年我国经济将回暖复苏,全年GDP增长有望达到5.1%。

基于此,2023年A股会有更佳表现,美债、是贯穿全年的交易明星,港股还有进一步上升机会。此外,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将催生新的主导行业,如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半导体等。债市方面,10年达到3%左右可积极配置。

此外,黄文涛也对2023年的十大宏观交易机会进行了总结,分别是:

一是经济进入复苏期,权益资产表现更好;

二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与行业复苏,地产链基建链仍有利好兑现;

三是PPI下行,利润向中游制造业倾斜;

四是经济正常化,消费反弹潜力大;

五是平台经济、教育与地产政策急转弯,中美关系稳定,中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港股今年大机会;

六是举国体制下长期关注科技创新;

七是美联储政策即将转向,重点关注美债黄金;

八是美元走弱和人民币升值;

九是地缘政治边际影响趋缓,有利欧元和风险资产;

十是日本央行宽松政策转向。

海外市场方面,黄文涛的提醒的是,当前美国通胀大概率继续得到控制,未来若降至4%以下,美联储紧缩压力将大大减轻。随着美国经济缓慢衰退,市场预期美联储或在四季度开启降息,当前市场主要押注重要时点。

谈策略投资:A股具备走牛四大前提

对于当前市场阶段,中信建投策略首席陈果总体的研判是,从房地产、基建、消费等多个领域来看,当前市场只是"复常",还不构成" 复苏 "。随着前期市场预期兑现和外部利空因素聚焦,市场短期或将步入整理期,但市场上并无系统性风险,向下空间较为有限。

对于2023年的A股走牛,陈果也提到了乐观的四大前提,一是今年至明年A股总体处于盈利向好的趋势,今年是库存周期的底部回升,明年可能表现为更明显的库存周期上行;二是估值方面,A股多个指数处于历史估值均值以下分位;三是在目前的通胀和增长环境下,不会出现明显的政策收紧;四是目前整个产业和政策环境也相对有利,如党的二十大推动高质量发展、国企改革、区域振兴计划、扩内需战略落地等等。

更积极的信号还包括增量资金的后续接力,陈果认为,本轮资金节奏演绎已过半,近期内资接力迹象明显。随着产业资本与外资已经相继入场,绝对收益类机构资金预期好转,杠杆资金刚刚呈现接力迹象,内资接力外资趋势明显。因此可以认为后续内资将进一步进场接力外资,推升下一轮行情。

收藏
158.54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2.61W 人关注
5.06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