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下调反映了四大AMC因宏观经济、房地产业波动影响,经营状况或面临一定压力。
财联社9月21日讯(编辑 刘海)9月21日,标普下调四家全国性AMC公司信用评级,并将四家资管公司的评级锚点从“bb+”下调至“bb”。
9月21日,标普报告称,将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A-”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至“BBB+”,并确认其短期发行人评级为“A-2”;将中国长城的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BBB+”长期发行人评级下调至“BBB”,并确认其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为“A-2”。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融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B/A-2”下调“BBB-/A-3”。 确认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B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和“B”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长期评级展望维持“发展中”(DEV)。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A-”下调至“BBB+”,展望“稳定”,并确认两者的“A-2”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将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下调至从“BBB+”下调至“BBB”,展望“稳定”,并确认两者的“A-2”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
目前全国性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共有5家,分别为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中国信达、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据了解,2022年来,四大AMC(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中国信达)先后入局出险房企的收并购。
标普在今年8月的一份报告中称,不良资管公司会帮助解决出险房地产开发项目,但可能更具选择性和商业性质,其本身并不能为房地产纾困基金提供大量融资,原因在于资管公司规模不及银行,而且部分资管公司自身在杠杆和监管资本要求方面的空间有限。
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AMC助力纾困,参与范围及力度都有所增加。标普称,国有资管或将在政府指导下承担更多的政策职能,有可能接手利润较低的项目。例如,部分资管公司被鼓励通过参与房企的破产重组、筹组房地产救济基金以及推动停工楼盘复工来帮助提振地产市场。
截至2022年6月底,AMC的重组不良资产平均占比为45%-50%,相比之下,中国主要银行对房企的直接贷款敞口仅有5%-6%,另外25%-30%则是对抵押贷款者发放的房贷。这表明AMC的房地产集中度都很高。
中泰国际研究部主管赵红梅认为,标普下调四家全国性AMC公司,主要是在房地产市场疲弱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AMC普遍持有大量的金融投资,其公允价值对于资本市场的波动较为敏感,AMC也在参与风险房企的资产处置;随着经济的下滑、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确实在面临较大压力,从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风险相对也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