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资金”进入能帮基金达到最低成立规模,但作为双刃剑,在成立后这些资金又很快退出,如果没有接续资金,就会造成新基金迅速迷你、清盘……新基难发背景之下,这是行业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财联社6月24日讯(记者 黎旅嘉)随着A股市场回暖,不少权益类基金净值持续反弹。不过,一些规模较小的“迷你基”却依然挣扎在清盘危机中。近期,多只基金发布“可能触发合同终止情形”或“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公告,其中不乏成立不足一年的基金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清盘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成立不满一年时间就无奈进入了清算程序。
成为迷你基的原因有多方面,业绩不佳引发赎回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个别产品为了保成立,往往会找帮忙资金进入,以确保达到最低成立规模,但帮忙资金也是双刃剑,在成立后又很快退出,如果没有接续资金,就会造成成立后又迅速迷你而清盘。新基难发,这是行业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针对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同质化竞争,清盘客观上越来越成为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募基金领域发展日益成熟、健康的表现之一。如果定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许多已经事实没有存续意义的基金产品,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多只清盘基金成立不满周年
近期,多只次新基金发布公告,旗下产品连续多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基金合同约定,或将面临清算风险。
例如,6月24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22日,易方达中证沪港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截至2022年7月20日日终,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则触发上述《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应当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本基金进行清算。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15日,也就是自成立至今还不足1年。
无独有偶,6月23日,南方基金也公告表示,截至2022年6月21日,南方中证科技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特此提示投资者注意。该基金成立于去年9月末。
此外,昨日还有天弘上上海金ETF、易方达中证物联网主题ETF也发布公告表示,产品连续多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基金合同约定,或将面临清算风险。
更有甚者,6月8日,国泰基金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7日,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已连续4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而早在5月16日,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已出现连续3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这也意味着,成立于2022年3月3日的该基金在成立短短2个月后,就成为了“迷你基”。
除了上述成立不满一年的基金公告面临清算风险外,还有不少基金成立未满一年就“夭折”。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清盘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成立不满一年,就无奈进入了清算程序。
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鹏扬景颐混合成立不满10个月就于6月3日进入清算程序。鹏扬景颐成立于2021年8月,为平衡混合型基金,2022年基金净值下跌1.17%。
融通稳健添瑞灵活配置于2021年11月成立,基金运行不到半年,该基金资产净值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自2022年5月6日起,融通稳健添瑞进入清算程序。
事实上,近一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很多权益基金成立规模本就不大,部分基金成立后又因业绩亏损导致规模缩水,不得不面临清盘。例如,成立于2021年3月的华宝中证沪港深500ETF,其去年第二季度时的规模也仅有0.34亿元。
此外,自2021年6月1日净值见高后,该基金净值便开始了持续回撤,截至2022年2月18日(基金最后运作日) 华宝中证沪港深500ETF的基金净资产仅为1897万元。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生不逢时’,以及公募基金注册制的推出让基金‘壳’资源大幅贬值是公募基金不再在清盘红线上苦苦挣扎地主要因素。”
“洗牌”速度加快,年内143只基金清盘
近年来,基金扩容速度较快,加之如今市场环境反复,导致产品“洗牌”速度显著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共有143只(A/C份额分开计算)基金清盘。
不难发现,2022年来,一边是基金清盘加速,另一边是"卖不动"。由于权益市场持续调整,往年出现 " 百亿爆款、一日售罄 " 等盛景已难重现。而从2019年初至2021年的这段期间,大批投资者已通过购买基金入市。因而,整体收益率相对有竞争力,有渠道和口碑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往往更受投资者认可,在“马太效应”的行业背景下,“迷你基金”只能处在清退的边缘徘徊。
此外,截至目前,全市场的基金已基本覆盖到“股债汇”各类资产以及每类资产的各个细分热门赛道。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同质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难免会有一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区间,既缺乏亮眼业绩,也无法做大规模。久而久之,通过主动清盘的方式重新整合投研资源,就成为必然之路。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就认为,由于基金管理的成本通常会较高,如果基金规模过小,为保证产品的运行,基金管理人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在部分产品业绩不佳、投资者纷纷赎回的情况下,继续保留这一类产品也需要花费不少费用去做产品宣传。综合各种考量,这类产品清盘对基金管理人而言并非坏事。
而在基金业蓬勃发展态势下,边缘产品的加速有序退出,将有望塑造出一个“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健康发展业态。此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表示,基金行业的发展好比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既要有活水流入,也要为死水排出提供顺畅通道。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