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最新观点
1.04W关注
解读市场、评论数据、挖掘投资机会,基金经理最新观点,投资必看。
全部内容
2025-03-30 02:4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①随着基金年报逐渐披露,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年报观点也随之出炉;
②中欧基金旗下多名基金经理最新观点为市场展望提供参考。
收藏
113.39W
2025-03-25 05:1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从买方到卖方,再回到买方,农冰立持续精进着自己的投资逻辑;
②熊市中开始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可能会格外注意控制回撤;
③经过一轮的上涨后,农冰立对科技板块的中长期表现仍乐观,包括港股的机会。
收藏
77.21W
2025-03-18 13:4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药明系带动医药板块大涨,创新药牛来了;
②基民反馈:基金反弹了,但没回本;
③投资者最关心行情能持续吗?
收藏
87.65W
2025-03-17 10:1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①总结来看,王培认为投资要把握长期价值、市场情绪及低成本持仓;
②他觉得,投资本身是一个矛盾体,需要有认知自信,又需要具有批判精神;
③在他看来,主动投资可以通过主动求变,改变过去几年的被动情况。
收藏
93.28W
2025-03-10 08:4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 AI+医疗一扫行业四年阴霾,创新药率先反弹;
②周思聪管理的平安医药精选、平安医疗健康年内领跑医药主题基金;
③“高集中持仓、不惧短期波动、深入研究”是周思聪典型的投资风格。
收藏
57.52W
2025-03-05 13:4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在业内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政策的托底决心;
②更多政策预期,业内关注明天多部门负责人出席的经济主题记者会。
收藏
58.03W
2024-12-31 08:3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沈述红
①2024年以来有27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30%,13只产品收益超50%。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高达74.87%暂居第一;
②对于接下来的市场风险和投资机会,雷志勇、金梓才、马丽娜、王晓川、江山、何奇、张璐等绩优基金经理们有话要说。
收藏
132.3W
2024-12-30 11:3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迪
①展望2025年,方正富邦基金汤戈表示将重点关注消费、消费电子、半导体显示三个方向;
②方正富邦基金乔培涛表示未来重点关注出海、新科技和性价比消费三大投资方向。
收藏
52.88W
2024-12-26 09:5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出口、房地产等宏观产业挑战已经出现积极信号;
②中国超级大市场中,企业“卷”在所难免,胜出企业体现出强悍的竞争力;
③红利资产仍受关注,未来需更多产业基本面表现。
收藏
56.48W
2024-12-22 12:3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①近期红利主题基金出现延募、清盘等事件;
②年内红利产品密集发行,已有80只;
③业绩驱动新产品成立,超过八成红利基金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
收藏
64.59W
2024-12-22 12:3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①近期多家外资频发声,分享2025年投资思路;
②股市方面,现在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仍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市场之一,投资A股胜率较高;
③债市方面,明年预计将是温和的经济增长环境,债券的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
收藏
88.32W
2024-12-06 05:04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①张芸认为,多资产、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组合是帮助持有人实现细水长流的稳健收益的工具;
②作为一位FOF基金经理,在基金的品类选择上,张芸倾向以主动基金为主、以 ETF等被动基金为辅。
收藏
96.13W
2024-11-21 06:0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①在工具化投资大趋势下,博道基金在已有宽基和赛道指数增强类产品线的情况下,开始布局风格增强类工具产品;
②杨梦认为,风格增强系列产品拓展了工具化产品的边界;
③她指出,从大的Beta上来看,目前倾向于先布局大盘产品系列。
收藏
77.64W
2024-11-20 11:1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闫军
①以量化投资构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是当下信达澳亚正在经历的历程;
②量化投资仍需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业绩的可解释性至关重要。
收藏
64.55W
2024-11-01 07:1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李迪
①区德成拥有十余年金融行业经验,其投资理念侧重对宏观经济周期的预判,同时高度重视风险控制;
②尽管近期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区德成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周期,依然看好债券市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收藏
129.62W
2024-10-16 07:55 来自 王鹏
①10年国际比较,中国股市质量优、估值低;
②短期看,恢复信心是扭转股市颓势的关键;
③长期看,制度设计、培育耐心资本是核心;
④实业与金融互促,方能实现股市与财富双赢。
收藏
74.7W
2024-08-15 09:4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①相比“固收+”,陈连权更偏好用“二级债基”划分产品类型,直白、朴素表达了在债券收益的基础上,通过股票进一步增厚收益;
②他认为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两大核心能力,一是资产配置能力,即股债配置比例;二是选股能力;
③在他看来,低息环境仍旧有望延续。
收藏
90.97W
2024-08-05 10:25
在ETF发展过程中,日益涌现出多种投资方法和策略,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今天就来介绍一种助力巴菲特赢得指数基金“十年之约”的“买入持有再平衡”即BHR策略。
收藏
69.76W
2024-06-26 11:0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①金梓才看好出海、红利两大投资方向;
②罗晓倩认为“资产荒”是资金外溢、机构欠配的现实反映,机构资金已外溢至债券市场;
③定增方面,财通基金还会投入精力去研究可能存在被错杀的中小市值企业价值回归的可能性,以及长期在行业周期底部、未来半年或一年存在反转可能的标的。
收藏
105.56W
2024-06-25 13:0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①雪球大V徐大为官宣加入希瓦资产,近年小私募生存空间被压缩;
②财联社记者采访徐大为,他分享了对未来的产品布局以及投资展望;
③瓦资产年内已四次自购,看好后市。
收藏
89.34W
加载更多
热门话题推荐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