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6月10日调研主线曝光!上海银行获关注
2025-06-13 08:50 星期五
财联社星矿
财联社6月13日电,2025年6月10日,上海银行接受来自华安证券等20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线上调研,现场调研的形式,会上董事会办公室、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员作出了回应:

1、上海银行2024年贷款和垫款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主要做了哪些努力?

近三年我行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态势,特别是2024年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实现"双降"。

一是加强不良生成管控,2022年以来持续深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按业务条线、大类资产、重点产品、重点机构的管理框架多维度开展信用风险监测,制定差异化管控策略,不良资产生成率逐年下降。

二是加大存量风险化解力度,近三年每年化解规模都保持在200亿元以上,同时表内外现金清收总额持续增长,化解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是强化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全面和精准的风险管理体系,围绕客户风险特征,研发迭代监测模型,数据驱动、自上而下、关口前移,提升风险管理的体系性、专业性和前瞻性。

2、当前银行业净息差可能继续承压,上海银行将如何应对?

2025年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随着市场利率和LPR下行,新投放资产利率下降,叠加存量资产重定价、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定价下调等影响,商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将继续下降,净息差呈收窄趋势。应对策略上,

一是我行将持续推进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资产端,提高生息资产占比,进一步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负债端,统筹流动性指标和负债成本管理,增强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合理安排主动负债的吸纳节奏、期限和品种结构。

二是将继续做好存款定价管理,加大低成本存款拓展力度,推动存款期限结构优化,降低计息负债成本,努力对冲资产收益率下行对净息差的影响。

3、养老金融作为上海银行特色业务,发展策略是如何考虑的?

我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养老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银发产业发展,深化"养老金融服务专家"定位,巩固养老金融特色优势,持续打造专门设施、专属产品、专享服务和专业队伍的"四专"工作机制,为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供金融支持。2025年一季度,我行养老金代发657.89万笔,保持上海地区首位;2025年3月末管理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AUM)5,026.56亿元,占零售客户AUM的比重近50%。

业务发展策略上,

一是我行持续提升全渠道适老服务能力。线下推进营业网点乐龄专区建设,优化智能柜员机服务功能;智能云网点"云上"一键呼入,人机协同面对面办理,覆盖90%网点业务;95594"乐龄服务专线"推出沪语专线、简易智能语音交互等差异化服务;线上发布手机银行适老版9.0,推出安全守护服务等。

二是持续丰富养老特色产品货架,打造以"美好"低波稳健为特色的"安心财富"养老财富管理产品线,已推出覆盖储蓄、交易支付、理财和保险等近50款产品,并创新推出涵盖丰富适老权益的"乐龄"系列专属信用卡、借记卡。

三是持续提升养老产业服务质效,已推出移动医保结算服务,市场占有率居上海地区第一;服务养老护理机构发展,累计向30家养老护理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4、目前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较为重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上海银行发力情况是怎么样的?

2025年一季度,我行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贷款投放金额分别为645.99亿元、526.17亿元、190.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8%、6.17%、10.05%。

我行将持续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工作,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等领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增量占比和余额占比。

5、分红方面后续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我行始终重视投资者回报,坚持为股东创造价值,保持稳健持续的分红政策。我行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1.22%,并于2025年6月12日发放现金红利。

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授权董事会实施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事宜,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同时,我行已制定并公布估值提升计划,在盈利和资本充足率满足公司可持续经营和中长期发展的前提下,计划未来三年每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将不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