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之江生物蚊媒病毒快速全自动检测方案助力筑牢防控屏障!
2025-07-23 10:12 星期三
之江生物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之江生物蚊媒病毒快速全自动检测方案助力筑牢防控屏障!

Liferiver 之江生物

疫情通报:2659例确诊病例敲响警钟

2025年7月8日,佛山顺德区发现首例基孔肯雅热本土病例,疫情由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截至7月21日,累计确诊病例已达2659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等地区。所有确诊病例均为轻症,但疫情的快速传播仍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新兴急性传染病,“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CHIKV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名称源于非洲马孔德语,意为“弯脊之痛”。CHIKV通过“人-蚊-人”循环传播,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夏秋季为高发期,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

图1 CHIKV传播途径[1]

未来世界上可能有更多地区变得更有利于CHIKV传播,包括中国部分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欧洲和美洲(如图2)。

图2 CHIKV 谱系和主要伊蚊媒介的传播情况[1]

虚线图案表示当代存在伊蚊,预计到2050年的传播范围由彩色区域阴影表示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气候变化影响,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土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防控形势不容忽视。

高热、关节痛、皮疹“三联征”

基孔肯雅病毒感染通常在被叮咬后3-7天发作,出现"三联征"症状[2]:急性发热(通常38-40℃高热)、严重关节疼痛(剧烈且持久,约20%患者疼痛持续数月)、皮疹(通常发病后2-5天出现斑丘疹)。

图3 CHIKV 感染和症状[1]

图3 CHIKV 感染和症状[1]

之江生物蚊媒病毒检测解决方案:早诊断,早防控

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及时、准确的诊断结果能够为疫情溯源、密切接触者追踪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之江生物蚊媒病毒检测解决方案-“高通量快速全自动,样本进结果出”

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快速检测

搭配之江生物“小青耕全自动分子检测一体机”及快速检测程序,1小时内实现"样本进-结果出"[5]

高灵敏度

支持血清、血浆及虫媒(如蚊子)样本;最低检测限500 copies/mL,有效减少漏检风险。已含内部对照品,避免假阴性结果

便捷储运

提供冻干形式和预分装形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高度相似,两者都是通过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常被混淆。精准鉴别至关重要:

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 - 关节剧痛往往更持久

登革热:"危险更大" - 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仅凭症状无法准确区分,实验室检测是鉴别诊断的金标准。

之江生物已构建了完整的蚊媒传染病检测产品线,涵盖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黄热病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检测,适配全自动分子检测设备,为疾控中心、口岸检疫和第三方实验室等提供全方位检测支持。

Liferiver

让我们携手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用科学检测守护公众健康!

参考:

[1]Bartholomeeusen K, Daniel M, LaBeaud DA, Gasque P, Peeling RW, Stephenson KE, Ng LFP, Ariën KK. Chikungunya fever. Nat Rev Dis Primers. 2023 Apr 6;9(1):17. doi: 10.1038/s41572-023-00429-2. Erratum in: Nat Rev Dis Primers. 2023 May 19;9(1):26. doi: 10.1038/s41572-023-00442-5. PMID: 37024497; PMCID: PMC11126297.

[2]Bartholomeeusen, K., Daniel, M., LaBeaud, D.A. et al. Chikungunya fever. Nat Rev Dis Primers 9, 17 (2023).

[3]冯云 , 张海林. 中国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和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热带医学. 2025, 25(5): 582-587

[4]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数据为之江生物实验室测试数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