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如何让风电更“聪明”?太极股份工业互联网平台破解运维难题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在广袤的风电场中,一排排巨型风机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我体检”。太极股份基于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打造的新能源智慧运营平台,正在改变传统风电行业被动运维的困境。该方案凭借其创新性应用,近日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为新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从被动维修到智能预判的跨越
传统风电场运维长期依赖定期巡检和故障后维修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造成大量发电损失。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电专业委员会《2024中国风电运维发展报告》显示,这种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导致行业平均发电量损失高达15%。
太极股份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风电运维模式的全面升级。平台首先基于SCADA系统实时数据构建动态分析模型,整合风机齿轮箱、发电机、机舱控制柜、液压站、主轴、偏航系统、制动等大部件运行参数,使故障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融合了智能视频巡检系统、智能安全防卫子系统、智能动环监控子系统、智能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智能调度中心通过路径优化算法,实现风机和升压站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做到不间断、实时监测、智能识别预警、精准定位源头等实效,助力风电场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显著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和成本,运维效率提升40%。这一系列技术突破,形成了从故障预警到运维调度的完整智能化闭环。
落地见效的智能化实践
目前,太极股份新能源智慧运平台已在国内多个头部电力企业投入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运行数据显示,平台帮助风电场平均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50%~65%,单次检修时间缩短30%。通过平台创新的碳减排算法通过优化运维车辆调度路线,单个风电场每年可减少20%~30%运输碳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一个数据看板,而是用AI重构了整个运维决策链条。”太极股份数字能源SBU技术负责人介绍道。
随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电站智能化建设指导意见》的深入推进,这种“工业互联网+AI”的融合模式正在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应用,未来或将成为行业新标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新能源战场。太极股份的实践表明,有效的技术创新不仅要追求技术先进性,更要切实解决产业中的痛点问题。从戈壁风场到沿海光伏矩阵,该研发团队正在将光伏电站的智能诊断模块纳入平台体系,进一步拓展AI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