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绿色低碳升级研讨会暨碳友汇—走进真视通活动圆满举办
2025-05-30 08:39 星期五
真视通

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绿色低碳升级研讨会暨碳友汇—走进真视通活动圆满举办

原创 真视通 真视通

2025年5月27日下午,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绿色低碳升级研讨会暨碳友汇在真视通集团公司隆重举行。

会议由中国节能协会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专委会执行秘书长朱霖主持,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会员单位代表约30余人出席了活动。

真视通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 郑立新在交流中分享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真视通成立于2000年,2015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2771),自2007年深耕算力领域18年,目前已完成从普算到智算的转型,致力于成为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多媒体视讯与人工智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未来,真视通将以“3060”双碳目标为指引,持续深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行业伙伴探索节能降碳新路径,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主题发言环节,真视通集团公司郑巍围绕着《数据中心(机房)绿色低碳升级创新技术与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在绿色低碳赛道,其核心技术——泵驱两项液冷技术源于北航航天级散热方案,利用物质相变潜热原理,换热效率达单向液冷的20倍、空气冷却的1000倍,全年PUE可低至1.1以下。该技术已在九江电信、长沙电信、数北智算机房等项目中验证,其中长沙电信机房经改造后PUE从1.8降至1.22,且支持高品质余热回收。与传统液冷相比,其采用的环保制冷剂不导电、易挥发,解决了单向液冷漏水腐蚀、细菌堵塞等隐患,同时消除服务器风扇噪音。目前我们正在攻克高功耗芯片散热难题,以“航天级技术+全场景方案”推动数据中心向低碳智算升级。

真视通集团公司张生在介绍中重点展示了公司自研的智慧会议生态平台,该产品作为本地会议室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已成功在多家央企落地应用。为国家电力集团实现跨楼统一管理,帮石油规划院老楼会议室智能化预约提效,为武汉产业研究院打造门禁收费一体化系统。其无纸化会议方案节能显著,以国家电投的应用为例,在《国家电投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2025年1月16日-18日在北京宝之谷召开)期间,仅三天就为企业节省资料打印、更新等费用数十万元。另外据某央企总部信息中心统计,该无纸化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约500万元的会议成本,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会议效率。

真视通集团公司杜文军就公司“真擎”大模型一体机产品进行了深入分享,依托在算力中心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为中小型智算应用场景,实现“微型算力中心”产品应用。深度融合了算力、配电、UPS与液冷等系统,满足在基础算力、算力平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与运维需求。产品算力模块全面覆盖了Nvidia、AMD以及国内华为、阿里云、百度等主流国产算力服务,并与服务器制造商紧密合作,完成了芯片级冷板两相液冷的适配工作,确保了算力服务的稳定高效运行。该产品主要为企业、医疗、教育等中小规模应用场景提供了绿色智算服务。此外,产品预置了Deepseek、Qwen等大模型及AI推训平台,能够迅速构建符合特定业务需求的AI应用和定制化场景服务,助力用户实现AI智能应用的精准落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建处 总工程师 刘勇,分享了在医疗建筑领域的看法,数据中心节能可从“开源节流”入手,通过技术迭代、利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像青岛院区,数据中心虽小但运营稳定。如今新建医院多具备智慧化条件,智慧管理软件也日趋成熟。虽受资金和管理者重视程度影响,但预计5 - 10年,智慧医院将迎来显著发展。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所 所长 李颜颐,分享了在数据中心技术产品化浪潮下,液冷散热成为焦点。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院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下属单位,深耕数据中心设计、施工与运维,在国企中名列前茅,还参编多项国家标准,在节能与运维标准制定上成果显著。期待未来携手合作,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减排,以能源与算力为基石,加速智能化社会的到来 。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 张志尧,介绍了今年是北勘院成立55周年,业务覆盖勘察、设计等十余板块,参与北京市超四分之三公建项目,全国设有18个分院。在能源节能领域,其依托双云平台,针对新建项目推广地源热泵多能耦合系统,为既有建筑提供涵盖数据机房、工业等领域的节能改造服务。当前,节能项目推进面临政策落地难、数据机房改造制约多等问题。北勘院呼吁企业间加强技术、资源与市场集成,共同构建产业链与生态圈。期待携手各方,推动节能事业发展。

北京市交通大学能源管理办公室 主任 王海东,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作为北京高校节能减排专委会主任单位,分享高校节能工作情况。当前,北京高校整体用电量呈上升趋势,各校数据中心机房能耗占比可观,然而老机房改造率低,且因建筑结构与制冷技术陈旧,节能潜力巨大。新建校区在能源系统设计与运维方面存在不足,急需规范与指导。校方提出可联合协会设立课题调研,探索改造模式。

山东建筑大学(济南格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教授/创始人 赵秀珍, 分享了山东建筑大学分享建筑电力节能经验,指出当前楼宇自控系统常处瘫痪状态,若恢复中央空调自控,节能量可达20%以上 。末端监测控制虽复杂,但通过折中策略(如人离后将空调调至28度),仍能实现10%以上节能。节能需因地制宜,南方地区因空调使用频繁,节能潜力更大。同时强调应推进智能化楼宇自控与精细化管控,助力节能市场发展。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能效监测部 部长 刘大为,作为全国数据中心重镇,北京数据中心绿色发展需求迫切。尽管节能潜力巨大,但现存问题棘手:半数数据中心PUE值不达标,既有设施改造难度大,老旧机房难以满足新标准。自2026年起,北京市将对PUE超1.35的数据中心征收0.2-0.5元/度的惩罚性电价,倒逼行业加速绿色转型。目前,三大运营商等企业正积极寻求技术解决方案。未来,北京市将推动能耗考核向碳排放考核转变,试点PUE到COE评价体系改革。期待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制定标准、优化评价机制,破解技术难题,推动数据中心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节能协会 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辛升,指出公共机构数据中心节能兼具政策驱动与示范价值,其能耗虽占比有限但示范意义重大。当前,从风冷到液冷的技术升级成为主流趋势,国家及地方对PUE值的严格要求(如北京要求新数据中心PUE≤1.35),倒逼行业在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间寻求平衡。在政策层面,差别电价、绿电占比等要求进一步推动节能改造,而泵驱两项液冷技术的创新为节能提供了新支撑。协会以活动为纽带构建交流平台,汇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既促进思想与政策认知同步,也推动业务对接与资源整合。目前协会正在从四方面深化工作:一是服务产业发展,配合发改委编制“十五五”节能产业规划,梳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与核心技术,形成可对接的产业资源清单;二是聚焦技术整合,拟发布年度重点降碳技术推荐清单,精选液冷技术等十几项核心成果,通过展览、对接会等具象化推广;三是强化系统联动,建立全国节能协会沟通网络,推动国家、省、市三级资源互动;四是发挥行业平台桥梁作用,为企业对接政策支持与地方资源提供支持。此外,协会将拓展国际合作,推动数据中心节能等技术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最后,感谢大家关注协会工作,我们也定会不负重托。

本次研讨会圆满落幕,嘉宾围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升级深入交流。各方将强化资源链接,加速技术应用与机制探索。期待携手构建新一代产业生态,为双碳目标注入动能,共谱绿色发展新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