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长龙破“瓦斯阵”
中国交建
成都平原的蝉鸣裹着溽热的风,钻进中交路建成都地铁30号线一工区安全监控中心的玻璃幕墙。室内,气氛紧张而凝重,直到那一声通报响起:“盾构机已成功穿越高瓦斯区间,抵达接收基座!”瞬间,项目团队紧绷了400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成都地铁30号线串联起双流区、高新区、锦江区、龙泉驿区的轨道交通大动脉,犹如一条巨龙,横贯成都双流机场与东部新城之间。中交路建承建的标段,包含了六站六区间工程,线路全长7.2公里,区间主要位于中风化泥岩地层,局部位于卵石土及中风化泥岩复合地层,地质条件颇为复杂。
盾构机,这个城市地下隧道开挖的“超级英雄”,在地铁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星光区间,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段长约168米的高瓦斯段,地层中潜藏着浓度高达2.7%的瓦斯气体,如同一个隐形的火药桶。
“传统盾构掘进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就如同在火药桶上跳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瓦斯爆炸和建构筑物沉降。”项目总工程师韦生达解释道。经过无数次的研讨和论证,技术团队决定采用盾构法+矿山法组合施工的“混搭”方案。盾构机在抵达高瓦斯隧道里程交接点后,将像一位灵巧的舞者,空推穿越由矿山法开挖的高瓦斯段,最终优雅地进入光明站接收井,完成它的“谢幕”演出,随即解体吊出。
盾构机空推前行可并非易事。项目负责人管喆玮说:“它要依靠千斤顶产生反推力,但在已成型的矿山法隧道中,并没有管片提供反推力。而且,理论上矿山法隧道内径与盾构机外径之间只有5.5厘米的空间。”这无疑是给施工难度加上了“紧箍咒”。
2022年6月,技术团队提出创新方案:在成型的矿山法隧道底部铺设轨道,通过在二衬底板上预埋铁件,并将钢轨与铁件连接,构建一个稳固的刚性滑移空推导台。同时,在二衬上预留插孔,空推时通过预制顶铁插入插孔提供反力。“这样一来,盾构机就能实现平稳滑行,既保证了推力,又降低了摩擦。而且,预制顶铁的快速循环使用,使得整体推进效率提升了55%。”韦生达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然而,隧道施工不仅要防瓦斯,更要守护头顶的万家灯火。管喆玮提出新的想法:“能否在盾构隧道外构建起一层防护罩,让盾构机‘零扰动’通过星光区间?”沿着这一思路,韦生达带领技术团队研发了一套“预先加固-智能掘进-动态监测”的三位一体技术体系,以保护外界安全为核心,结合试验段的最佳掘进参数,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2023年3月,当盾构机缓缓行进在关键区域时,项目团队采用超细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智能注浆系统实施精准加固,使得加固区砂卵石地层空隙填充得密不透风。针对盾构隧道与矿山隧道里程交界点的结构间隙顽疾,他们反向安装止水帘布,以气密性水泥浆液进行同步填充,再以1比1双液浆实施二次补偿,形成了双重密封结构。经检测,管片拼装错台量控制在2毫米以内,壁后空隙填充率高达99%,有效构建起了一个滴水不漏的闭环防渗体系。在掘进期间,埋设于隧道内的26个传感器组成了一个智能监测网络,实时回传瓦斯浓度、地层位移等8项数据。最终,盾构机成功实现了“零扰动”通过星光区间。
随着“一种利于成型高瓦斯隧道运营期的封闭结构”专利技术的落地,这场星光区间的穿越之旅孕育出了长效防护方案。当2025年的秋阳为天府大道镀上金箔时,项目所有的主体及附属结构将全面完成验收移交。这条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地铁线路,将助力成都迈向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都市新征程。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中交路建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打赢装备调遣接力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地下长龙破“瓦斯阵”
2025-04-01 15:20 星期二
中国交建
要闻
股市
04-09 19:07 星期三
04-09 19:06 星期三
04-09 15:49 星期三
04-09 14:45 星期三
04-09 14:58 星期三
04-09 14:55 星期三
04-09 14:05 星期三
04-09 14:29 星期三
04-09 14:37 星期三
04-09 14:13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