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光 | 深耕矿山领域,以创新力打造高端产品矩阵
2024-09-03 10:01 星期二
新风光

深耕矿山领域

以创新力打造高端产品矩阵

近年来,新风光坚持利用成熟技术与场景创新,用自己掌握的核心电力电子技术,独立研发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等系列产品,成功获得行业认证,并拥有了煤矿井下长距离供电装置国内首张3300V煤安证书,在煤矿安全供电技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基本情况

煤矿作用

该产品成功突破了煤炭井下生产工作面难以实现长距离输送电的行业瓶颈,能够实现3300V采煤工作面5000米、1140V掘进工作面3000米供电距离,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炭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另外通过提升采掘工作面供电工艺,可极大减少煤矿工作面用人数量,降低矿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是搭建井下智慧矿山必不可少的一环。

现场应用

目前,“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自取证以来,已经收获了数十套的订单需求,并在国家能源、淮河能源以及山东能源等多个集团的煤矿单位得到了应用,同时为全国多座煤矿提供了长距离供电的解决方案。

产生价值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可通过减少电缆线径降低煤矿生产企业矿井建设成本。另外该装备能够减少生产环节中移动变压器次数,减少联络巷的开拓,一次投运可实现超长工作面生产周期,有效提升煤矿开采效率,平均每套设备可为煤矿生产企业带来上百万成本节支。同时可以避免设备因电力问题而出现的故障,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了由于电力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债券基金

传统解决方案与新风光长距离解决方案对比

01

客户供电现状说明

煤矿井下综采、掘进面的负荷设备与配套的10kV供电电源之间的供电距离C一般为1000—5000米的距离。由于采煤工作面电压等级为3300V,掘进工作面的电压等级为1140V,所以中间需要配置移动变电站变压后向工作面上的大型负荷设备供电。

由于采煤机、掘进机这类负载直接启动瞬间有最高7-10倍的电流冲击,根据电压越低电流越大,所以供电距离B越长线路损耗越大,实际线路末端的电压就越低负荷设备无法正常启动。为了实现“长距离供电”煤矿企业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措施一:直接更换更大规格的电缆或者用多根电缆并联。

增加了投入成本,多配置一根电缆导致了后期收电缆困难,且延长供电距离有限。

措施二:调节变压器抽头提高输出电压。

只能通过人为机械性的调整,使得设备停机或空载运行时末端电压偏高,对电缆和设备的绝缘耐压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损坏设备影响用电安全。 

措施三:将变电站后移,减少供电距离B。

最基本的生产工艺,将变压器往工作面移动使得供电距离B尽可能地缩短,这种方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移动变压器本体,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这也是煤矿生产单位目前最希望摆脱的生产工艺。

02

新风光“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的独特之处

新风光提供的长距离供电综合治理装置解决方案:

站在煤矿生产单位角度来说,煤矿客户希望实现配电点至工作面的距离C的延长,其次尽可能延长供电距离B,其中多数客户要求我们实现将移动变电站直接放置到10kV或者6kV配电点处,实现3.3(1.14)kV电缆的超远距离供电,他们这样要求是为了能够在距离B这条巷道里不放置或者尽可能地少放置设备。

为实现以上客户需求,我们通过配置“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位于距离B的巷道中间位置最终实现1140V电压等级最远3000米供电距离、3300V最远5000米供电距离。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压终端补偿器”的应用方案最独特之处,简单来说,就是舍弃以上提到的三种传统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实现更远,效率更高的工作面远距离供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