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7日电,2025年4月30日,同兴科技接受来自申万宏源证券等11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电话会议的形式,会上董事会秘书初宏洲,钠电研发技术总监沈博磊作出了回应:
1、公司钠电材料可以放量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答:
公司钠电正极材料采用聚阴离子路线。聚阴离子材料的应用方向比较明确,
一是大型储能,
二是启停电源,
三是两轮车、三轮车和低速电动车等。近年部分国企参与推动大型储能示范项目,我们预计明后年聚阴离子用量会增加。
2、目前市场上钠电正极材料路线是否定型?
答:
目前采用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路线居多,但聚阴离子路线在低成本、低温、高安全性、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使其极具发展潜力,未来有望与层状氧化物路线形成有力竞争。
3、公司正极材料产品的迭代情况如何,新一代产品的进展和性能指标大概怎么样?
答:
公司新一代产品(第三代NFPP)已研发成功,目前基本完成中试放大实验。第三代NFPP与第二代相比,主要有两方面较大提升。
一是成本下降较多,
二是压实密度最高达2.3g/cm3。另外,第三代NFPP钠电材料容量可达110mAh/g。总体来看,公司第三代产品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性能、良好的压实密度、低成本等优势,整体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4、目前行业客户和下游终端企业对NFPP技术路线的认可度怎么样?
答:
NFPP已明确用于大型储能等应用场景。目前,部分头部NFPP工厂的量产线已建成,能实现千吨级出货量,虽然NFPP储能路线还未完全成熟,但整体认可度越来越高。
5、NFPP在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上有较大优势,目前下游客户主要在哪些类型的储能项目上用NFPP路线?
答:
主要有大规模工商储能电站等,一般是两三百兆瓦时为一个单位的储能项目。
6、公司钠电产能的建设规划如何?
答:
公司钠电材料工厂初步规划已经完成,后期建设进度将根据产品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状态确定。公司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公司正在和成熟的磷酸铁锂工厂对接,根据客户需求,或采用代加工模式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7、第三代NFPP产品会区分动力、储能应用场景吗?
答:
公司第三代NFPP产品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不区分动力、储能应用场景。目前,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更高压实密度(2.5g/cm3)的正极材料,后续可面向小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8、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催化剂订单较好,请教一下催化剂大幅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答:
公司去年催化剂销售营收和出货量达历史新高,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经营策略调整,抢占了部分中间价位的客户;
二是公司凭借低温SCR脱硝催化的技术先进性,抢占了低温烟气处理市场;
三是"方信立华"品牌认可度提升,客户在同等价位更优先选择公司的催化剂;
四是新产线建成,产能释放,成本降低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9、公司对碳捕集未来市场怎么看?
公司碳捕集业务现在是什么进展?
答:
公司总体对碳捕集业务保持乐观,现已成立CCUS事业部,加大了人才引进,也对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截止2024年底,全国已投运的CCUS项目超过120个,碳捕集能力约700万吨/年,覆盖电力、化工、油气、钢铁、水泥等领域。
2025年正在建设已备案的CCUS项目捕集总量超过1300万吨,几乎翻倍。预计2030年前行业会迎来快速发展期,公司也在抢抓机遇。公司按年度经营计划推进相关工作。中韩政府间项目如期推进。
CCUS万吨级示范装置已开工建设,后续将与韩方商讨在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技术合作。2024年公司吸收剂应用于万吨级船用碳捕集装置,目前合作良好,后续考虑继续供货。
在CCUS工程方面,多个10万吨级项目在接触商谈,还与上海惠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其平台拓展海外碳捕集市场,同时加大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助力碳足迹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