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6日电,2025年6月5日,浙江震元接受来自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1家机构的调研,本次调研采取特定对象调研的形式,会上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张誉锋作出了回应:
1、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布局和发展规划是什么?
答: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医药流通、医药工业等,其中医药流通包含批发和零售两大业务板块,批发板块(不含中药材批发业务)已经和华润医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主要由华润医商具体运营;医药工业主要围绕原料药、制剂产品的生产研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和产品制造;中药饮片加工等三大类。公司目前业务布局主要有3大业务重心:
包括生产原料药和制剂的制药板块,中药饮片板块、连锁业务板块;1个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突破业务——合成生物业务板块。公司未来的投资重心将围绕在绍兴上虞经开区建设实施的"生物定向合成年产2,400吨组氨酸(盐酸组氨酸)、1,000吨左旋多巴、1,000吨酪氨酸等系列产品上虞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展开。
2、公司作为制霉素、西索米星、罗红霉素的国内重要生产商,例如,注射用氯诺昔康、注射用腺苷蛋氨酸等产品是否进入最新集采目录?
中标价格和销量变化对业绩影响几何?
答:
制药公司的产品有原料药和制剂,目前公司制药产品布局稳定。对于制剂类产品,罗红霉素片被纳入国家集采目录,注射用氯诺昔康、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被纳入省级集采目录;其余诸如制霉素片等制剂尚未进入集采目录。从当前销售数据看,原料药价格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并不完全与制剂价格变动一致;对于制剂类产品,进入集采后价格会有所下降,对收入有一定影响,公司努力通过提升销量来缓释影响。
3、在商业板块方面,公司接下来有什么布局,是否存在拓宽市场的预期?
答:
公司商业板块包含批发和零售两大业务板块。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有效利用资产资源价值,满足批发业务板块的发展需要,公司和华润医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希望通过依托华润医商的品牌、资金、上下游合作商及数字化运营经验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医药批发板块的市场竞争力。
4、同源健康管理公司的母婴护理中心、中医养生馆等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不足5%。未来是否计划通过并购或合作扩大健康服务规模?
答:
同源健康管理公司的母婴护理中心、中医养生馆业务的营收占比很低,公司目前对这个业务板块秉持谨慎、保守的发展思路。
5、震元生物的上虞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2025年将试生产。目前国内高端氨基酸市场由外资主导(如韩国希杰、日本味之素),公司如何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替代?
答:
公司的生物项目采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依托公司多年在生物制药方面所积累的生物发酵经验、分离纯化经验等既有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引入合成生物技术构建的工程菌布局并深耕小品种氨基酸市场,生产技术先进。
公司的合成生物技术的生产工艺具有原料简单、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较传统化学合成及动物提取具有显著优势,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国内紧缺的多种氨基酸产品,产品通过各类药典、食品标准检测,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是一类更为绿色低碳,可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可持续生物制造技术。
6、未来公司最具业绩弹性的方向可能会是在哪块?
答:
合成生物技术作为重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合成生物技术的研究及市场应用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确将"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除外)"归类为鼓励类。公司在建的合成生物技术制造项目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公司努力保持现有核心业务板块经营稳定的情况下,希望未来能够在合成生物方向实现突破,给公司业绩带来增量和弹性。
7、如果顺利的话,合成生物业务今年会有可能在报表中明显体现吗?
答:
公司在建的合成生物项目预计三季度投产。
届时推广、销售顺利的话,预计能够在今年的报表中有一定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