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
财联社(北京,记者 王宏)讯,银保监会今日下发《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稳步增加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降。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业务,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和保障服务。
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通知》强调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力争全年银行业总体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此外,《通知》还指出要完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体系,推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
《通知》还要求扩大对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等金融覆盖,专家表示我国拥有3亿新市民,通过提升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供给质效推动普惠金融的同时,有助于释放巨大市场需求潜力。
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继续下降
《通知》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总量方面,银行业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结构方面,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的比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实现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数量高于上年。成本方面,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力争全年银行业总体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
据悉,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2月末,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到3450.58万户。2022年前两月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保持稳步下降态势,已累计下降2.24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年初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内外环境更为复杂,散发疫情冲击,国际地缘冲突升温,能源、食品及原材料商品价格波动剧烈,部分企业仍面较大经营压力,尤其是抗风险相对弱的小微企业。这种情况下,政策需要适度发力对冲。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受困行业,小微民营企业等部门紓困支持力度,稳定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就业、促内需。
完善多层次信贷供给体系 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具有典型的“三高”特点——获客成本高、运营成本高、风险成本高,对银行其他业务也有一定挤出效应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应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的模式,推动实现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让金融活水持续地滋润实体经济和普罗大众。
《通知》指出,完善多层次的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体系。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要进一步健全普惠金融事业部的专门机制,拓展首贷户。地方法人银行要坚守定位,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自身改制化险、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着力提高普惠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要继续深化完善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小微企业转贷款业务模式,并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业务特点,稳妥探索开展对小微企业的直贷业务。
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是外界关心的话题,今年初银保监会已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同时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
《通知》中也指出,要积极参与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立足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渠道高度本地化的特点,进一步总结推广省市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的良好经验,重点提高区域性信息集成共享和应用效率。此外,强化银行保险机构自身数据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大数据金融产品开发应用。
扩大对新市民、个体工商户等金融覆盖
“此次《通知》中除了小微、个体工商户信贷支持“两增、一降”,即信贷量增、面扩、价降外,还特别提及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改善金融资源投放的区域均衡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通知》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围绕保就业、保民生任务,聚焦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新城镇、融入当地的新市民群体,针对其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保险保障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根据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点改进信用评价和授信管理,确保2022年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户数持续增长。
周茂华还表示,目前我国约拥有3亿新市民,通过提升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供给质效,推动普惠金融同时,有助于释放巨大市场需求潜力。“这个庞大群体对养老托幼、买房租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