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时评】大宗涨价高位震荡 制造业稳增长要更精准
原创
2022-03-28 07:12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预计国内工业生产的成本压力很难减轻。除了保供稳价舒缓成本压力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落地也要更精准及时才行。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工业企业经营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尤其大宗商品涨价对中下游工业生产利润的压缩,这个局面来之不易。但数据也反映出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后续政策指向颇具指导意义。

首先,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利润增速明显更受益于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行。1-2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1.32倍,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受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同比涨幅较高等因素推动,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采选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7倍、1.55倍,拉动作用均较去年12月份进一步增强;受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价格上涨拉动,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3.8%、27.3%,均实现较快增长。

处于产业中下游,被动接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行业大类,利润增速则表现弱势,不少行业出现下降。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净利增速下降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3%,汽车制造业下降9.9%,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5.7%,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9.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9.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6.5%。

其次,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朱虹明确表示,当前下游行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利润增长缓慢,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而从规上数据的统计来看,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目前利润增速仍然为正,私营企业的盈利增速变为负数。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因为工业生产下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为主,抗风险和成本腾挪的空间有限,在大宗商品的涨价潮中,原材料涨价必然挤压其利润空间。因此可能出现上游涨价营收利润双增,下游则出现卖多亏多的境地。

笔者认为,在全球高通胀短期内无法结束的背景下,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高位震荡,国内工业生产的成本压力很难减轻。浙商证券最新报告也预测,国内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将延续去年1月以来的下降趋势,如果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进入负增长区间。

面对这种情况,制造业稳增长相关政策指向性应更明确,且落地要及时。首要的问题,是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整个制造业体系的挑战。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看到一些保供稳价的举措,但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很多原料的定价权不在国内。其次是货币政策在前期的基础上,还应该继续降低利率中枢,兜住工业企业利润下行的空间。第三则是以直接补贴为主的减税降费政策,亦需同步加大力度,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减税与退税并举的财税政策,增强企业的流动性和购买力。

收藏
85.32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