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调研专题来了!在硅料需求有增无减,硅价连涨模式下,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等龙头纷纷签订硅料长单提前锁量。激烈“抢硅”背后,硅料紧平衡状态将持续。业内分析,今年硅料仍是制衡产业链发展的环节,预计未来不会现断崖式下降。
财联社(合肥,记者 刘梦然)讯,双碳目标确定后,面对终端的旺盛需求,硅料价格从2021年初至今,每吨单价从8万元涨至24万元以上,涨幅超过3倍。扩产周期长(18-24个月)、技术壁垒高、产能爬坡速度慢等,造成硅料紧缺以及涨价,并曾在去年引发组件开工率下调,电池片利润压缩等连锁反应。
去年紧缺了一年的硅料,现在情况如何?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有多起关于硅料百亿级的投资官宣,新增扩产计划也在加强硅料过剩的预期。不过,也正是因上述多因素限制,硅料的供应目前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据硅业分会3月23日更新,硅料本周环比涨幅接近0.20%。
隆基股份(601012.SH)和通威股份(600438.SH)也在近日公告,双方签订今明两年20万吨硅料销售合同。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长单锁量背后,说明至少根据头部企业的研判,硅料紧平衡状态持续,上游仍是制衡产业链发展的环节。
上游满产满销
硅料价格在去年末经过短暂回调,今年继续开启连涨模式。据硅业分会3月23日更新,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4.2-25.3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8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16%;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4.0-25.1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20%。
硅业分会提到,在下游组件和硅片企业开工率不断提升下,硅料需求有增无减。通威股份此前公告,2022年1至2月预计实现净利润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50%左右,因光伏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发展,公司主要产品产销两旺。此外,大全能源(688303.SH)公告预计一季度多晶硅销量3.7-3.8万吨,同比增长72.33%-76.98%。
除了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外,下游硅片扩产加快也是造成紧缺的重要原因。硅业分会称,同期硅片现有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另包括中环、高景、双良、上机在内的新增产能释放进度加快,因此硅料供应增量相对不足,同时在硅片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支撑下,硅料价格依旧维持小幅涨势。
“去年四季度以来,硅料新增产能陆续落地并进去产能爬坡期,但是硅料产量能不能增加有很复杂的原因,技术、性能等对生产稳定性都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名义产能和实际产量会有区别”。一位企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从全年预期看,硅料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根据长城证券研报,在中性假设下,2022年增量供给中枢在26万吨左右,其中包括通威股份9万吨,大全能源4.3万吨,保利协鑫3.5万吨,新特能源2.7万吨,东方希望2.5万吨,亚洲硅业和青海丽豪各1.5万吨等。依此计算,今年硅料供给量为85万吨,可支撑组件需求327GW,可支撑装机容量262GW。
上述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价格根据市场供需调节。至少在今年,硅料仍是制衡产业链发展的环节,且由于其生产和供应特点,未来也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龙头“联姻”提前锁量
硅料价格居高难降,下游是否在“等米下锅”?从头部企业策略看,提前锁量在今年还会继续。3月22日,隆基股份披露关于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公司与通威股份签订了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约定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以硅料最近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预估该合同总金额高达442亿元人民币左右(不含税)。
隆基股份是硅片双龙头之一,公司2021年末硅片产能达到约105GW,对应需要30万吨以上的硅料供应予以支撑。通威股份是国内重要硅料供应商,目前硅料产能18万吨,在建产能15万吨,今年第三季度前有5万吨的新项目投产,预期年底总产能将达到23万吨。以上述订单年均10万吨的交易量,约占公司产能计划的40%左右。
事实上,提前锁量也是加剧硅料紧缺的原因之一。早在2021年,就有超过80%的硅料产能被长协合同锁定。
隆基股份公司人士此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通过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分批采购的长单方式,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硅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在上游供应商名单中,包括OCIM、特变电工、亚洲硅业、大全能源、保利协鑫、通威股份等,以此锁定2022-2025年的硅料供应。
同时,中环股份(002129.SZ)“抢硅”同样激烈:去年2月,中环股份与保利协鑫签署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合计共35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一个月后,公司再次与大全能源签订为期三年,合计4.1万吨高纯硅料的采购合同。此外,一体化组件厂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能源(688223.SH),以及硅片厂商上机数控(603185.SH)、双良节能( 600481.SH)等,都通过长单方式锁定硅料供应。
对此,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硅料是产业链中抗压能力最强的环节。目前的情况是,即使有大批量新增产能落地,也会很快被下游硅片锁定,市场实际流通的硅料有限,这也是导致其供小于求,并持续维稳涨价的重要原因。锁量的企业面对高价硅料的成本压力,其余中小硅片厂的压力则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