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机构指出看好国内企业服务发展,建议关注开源及基础软件领域。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讯,伴随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转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
特别是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增长红利消退,产业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成为科技巨头的新目标,特别是企业服务赛道大有再现消费互联网之势,相关领域的创业项目成为投资机构争夺的对象。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服务赛道的融资额达到6400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05%,创历年新高。众多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加码企业服务。数据显示,腾讯2021年在企业服务投资62起,是第二大重点投资领域,仅次于游戏领域的63起。而从整体趋势来看,企业服务也是近年来大热的赛道之一,累计投资项目已超3.5万个。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也掀起拥抱产业互联网的风潮。企业服务作为产业互联网落地的重要的支撑,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动能。
国内企业服务或迎来繁荣期
随着初创企业、巨头企业竞相入局,未来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将如何发展,能否像过去20年消费互联网那样诞生一批巨头企业?
常垒资本创始合伙人石矛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企业服务赛道是成长比较慢的赛道,但企业一旦突围成为行业龙头,安全边际很高,也容易建立比较强大的壁垒。
“消费互联网虽然成长很快,但热点切换得也快。随着80后这批人成为商业市场的主力,数字化的改造进程就会加快,所以国内未来企业服务赛道潜力还是巨大的,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繁荣期。” 石矛说。
红点中国合伙人刘岚也认为,企业服务赛道蕴藏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首先,相较于美国的企业服务发展阶段,国内实际上还处于较为早期、但发展迅速的阶段。从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美国有数家市值过千亿美金和数十家百亿美金的企服公司。对比国内外相关企业在市值上的差距,这其中蕴藏了极大市场潜力;
其次,在疫情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人力成本上升,使得大量企业盈利生存能力受到极大挑战,企业管理者急需降本增效,这也让企业服务领域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刘岚表示,相比消费互联网项目的高爆发和高风险性,企业服务领域的公司,需要更长的时间建立用户群体,但是在切准用户需求、开发过硬的产品后,公司的存活概率和周期都会相对更长。
云启资本执行董事韩义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国内的企业用户对数字化的接受程度有较明显的提升,未来中国的整个数字化进程会往深度渗透。
“从需求方来看,采购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从供给方来看,产品会更贴近于客户的场景和需求。国内的软件公司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客户市场都会有更多的机会,整体趋势是向好的。”
寻找企业服务的下一波红利
创投机构对企业服务行业表现热情,持续加码,而互联网巨头们为了拓展新边界,也不惜重金持续投资。在这波热潮里,所有人都关心一个问题,中国企业服务的下一波红利将会出现在哪?
刘岚较为看好开源及基础软件。
“当前中国开发者数量已是千万量级,按照全球开源及基础软件贡献者占比来看,事实上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并有赶超趋势,开源及基础软件领域在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
据了解,红点创投此前已成功投资Snowflake、HashiCorp等云原生基础软件公司。其中,云原生数据仓库厂商Snowflake于2019年9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大涨104%,市值达到707.9亿美元,这也让红点创投获得回报超过千倍。
垂直SaaS是红点中国的另一大重点领域。随着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入改造各个垂直行业,这里存在着创业者的潜在机会。
“垂直行业SaaS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体量够不够大,商业模式是局限在SaaS服务上,还是能转移到市场资源的获取上,这成了体量发展的关键。当垂直SaaS深入到客户的日常业务,他们的工作数据、交易数据等就会留在云端,如果能利用好这些数据,未来的业务延展和想象空间将是巨大的。”刘岚表示。
此外,在大数据及分析细分赛道,也是红点中国重点关注的领域,全球范围内先后在早期阶段投资了Kyligence、Looker以及MapR等大数据公司。其中, Looker、MapR分别在2019年谷歌和HPE收购。
“在2015年前后,我们已经看到了数据基础的爆发性增长,并且中国特色的移动互联网经济下,大量高频、实时、高并发的企业级数据查询需求均未被满足。并且叠加的,云原生技术带来的基础设施架构上的变迁驱动力,大数据基础架构面临变革。”
韩义则较为看好工业、零售消费、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如今已经不是传统工业的时代了,企业负责人需要用新的数字化思维去管理和经营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来降低人效、减少风险,必然会产生软件采购的需求。而消费零售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如果没有一套系统和数据分析的工具,来帮助企业分析客户群以及客户购买的行为习惯,那么很难在这个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云启资本在工业领域投资了天洑软件、德风科技等企业。“比如,德风主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帮助石油石化、电力烟草这些行业做数字化转型。原先这些工业设备都是要靠人来做定期巡检,现在通过远程数据就能了解设备状态,不需要人再去现场,减少了差旅和时间成本,还进一步提高设备状态的认知。”
中国企业服务的发展瓶颈何在?
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在企业服务领域非常繁荣,涌现了大量千亿美金市值的企业。而国内企业服务领域显得逊色不少。
石矛分析,中美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共同点是,在行业环境方面,都迎来数字化改造的红利期。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美两国IT预算的商业主体是不同的。此外,国内的资本市场,没有特别合适于产品研发型企业上市的板块。
“美国企业服务以产品为导向,大型企业都会尝试创新公司的产品,这样在商业上不断反哺,又催生新的优秀创业企业。而中国的IT大预算基本集中在两大主体——央企和科技巨头。央企更倾向于定制化,而科技巨头则喜欢自己干。这从一定层面上,制约了中国产品级的创新公司发展。”
刘岚透露,中美的主要区别是市场对于企业服务的认可度不一样。
“美国企业很早就开始并习惯于付费使用软件,中国企业还在培养对于软件的付费意愿和付费习惯,比如SaaS企业一般都按年费或月费来收费,规模较大的中国企业没有这样批预算的习惯。举个例子,原来的销售模式是第一年支付100万,之后每年支付15万的运维费用。如果采用SaaS模式,就变成每年支付100万服务费,这对大型企业来说很难接受。用户习惯需要时间来适应与过渡,因此中国企业服务的市场教育所花费的时间较长。”
在共同点方面,刘岚认为,这并不只是中美的共同点,而是所有企业的基本需求都很一致,就是对降本增效目标的不断追求。
韩义则表示,美国软件公司发展的时间要更久一些,而且劳动力成本更高,这也使得他们更愿意采用数字化工具来降本增效。
“不过,从近两年来看,企业服务领域的业务增长速度不断提升,已经有收入在1亿美金、甚至更高收入的初创企业出现了。目前,国内软件行业上市公司大多还属于上一代的产品技术和理念,未来随着新一代的产品和新一代的用户的迭代更替,有可能会诞生市值更大的公司。”
To B创业者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机遇,创业者应如何把握?怎样的团队更容易成功?
石矛较为看重创业企业对于赛道的熟悉和把控能力,而不甚看好跨行业的创业团队。
“顺势而为,兼顾创新。” 石矛对to B创业者总结了八字真言。
韩义认为,耐心、避免认知局限、多思考等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品质。
“首先是耐心,别总想着一飞冲天,因为能力其实是不断建立的,而且企服是个长线生意,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很难将其做好。其次,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原有认知里,多听取外部建议并综合分析。并且,要多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不断磨练自身的组织能力,包括如何识人、用人, 追踪和复制业务,更好地把价值体现给客户等。”
红点中国刘岚则指出,要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第一看赛道,其次看团队。
“首先要看,所处于的市场前景是否有足够大,天花板是否足够高,未来要布局的市场是否是一个增量市场或者是新生市场;之后,才会关注和判断团队是否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清晰地知道产品具体怎么做,了解市场痛点与自身优势,好的产品和价值输出都会获得资本的青睐。”
此外,红点中国还会考察创始人的执行力和业务、技术能力,以及团队能力等,判断团队是否与产品、市场有较强的匹配度。”
在谈到to B领域的创业者的建议时,刘岚指出,在ToB领域创业,需要切中用户需求、不断地打磨迭代更出色的产品,花更长的时间去建立用户群体的品牌认知,所以创业者要沉得下心,静得下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