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商品通胀对国内CPI和PPI的压力比去年更小,但对价格敏感的市场主体还是要做好对冲预案,甚至要有长期打算。
近日,受地缘政治和供给不畅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煤炭、天然气、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全球性通胀格局仍有继续深入发展的势头。3月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出席国新办发布会时也表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商品外采比例较高,国际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和个体不可避免会受到此次全球性通胀的波及而遭受损失。参照去年的经验,笔者认为对大宗商品价格敏感的市场主体,要尽快做好相关的对冲预案,甚至要有长期打算。
目前来看,这一轮国际油气和大宗商品通胀,短期回落的难度比较大。拉长观察的时间窗口,此轮全球通胀起步于去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在坚实的需求带动下,本身大宗商品就已经走出长达十个月的慢牛趋势。今年初发生的地缘冲突进一步加剧了欧美经济复苏和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的不确定性,打乱了欧美央行意图通过快速加息控制通胀的节奏。更重要的是,欧美不断升级对俄罗斯的经济金融制裁,甚至不惜对能源类和矿石类商品交易进行限制,这无疑将进一步推高通胀。
过往的经验显示,大宗商品涨价对产业链中下游的制造业利润挤压最大。如果无法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和消费者,那么企业将面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破产的可能。笔者认为,此类企业是中国抵御输入型通胀的前沿阵地,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其防波堤的作用,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
不过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一波通胀对国内CPI和PPI的压力却比去年更小,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的PPI基数较高。这也意味着,国内的宏观政策空间不太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这与当前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分别面临7.5%和5.1%的CPI压力,欧洲央行还面临超过20%的PPI压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昨日胡祖才明确强调,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当下另一个有利的因素是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的持续收窄并没有引发人民币贬值,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被动式的加息会引发衰退,而中国央行降准降息对经济企稳有帮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22年的头两个月中反而持续走强。这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抵消大宗商品涨价带来不利影响。
整体看,以上的有利因素主要都集中在宏观层面,直面大宗商品涨价的企业还是应该做好长期抗通胀准备,采取自救措施,规避价格高涨的影响,比如寻找替代进口源或者替代商品;尝试进行汇率和期货套保操作,锁定成本,分摊涨价带来的损失,保持产品竞争力,以期安全度过这一波涨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