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虹宇建议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具体来讲,建议支持海南自贸港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已经有境外投资者认购海南地方债的条件下,鼓励海南地方政府债主动开拓国际资金市场,引进国际资本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财联社(深圳,记者 付静)讯,2022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海航集团党委委员、*ST海创(600555.SH)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廖虹宇带来了5个建议,涉及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制度创新、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同时财联社记者获悉,针对海南医药产业,廖虹宇建议凭借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给予一些政策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
在金融领域,廖虹宇建议支持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具体来讲,建议支持海南自贸港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在已经有境外投资者认购海南地方债的条件下,鼓励海南地方政府债主动开拓国际资金市场,引进国际资本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制度创新方面,廖虹宇建议给予海南自贸港更深层次的改革自主权,不仅思想观念上要敢闯敢试,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更要先闯先试。廖虹宇指出,特别是在2022年自贸港封关准备工作的关键之年,建议给予海南自贸港更大容错试错空间,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制度创新方面,鼓励海南自贸港尝试“产业政策底层突破、形成制度顶层肯定、法规法条予以确认”的改革创新之路。
法治环境方面,2021年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效果明显,包括在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亮相、新加坡哥本哈根等国际司法交流,以及海南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等,2022年海南将承办金砖大法官论坛等国际化法治活动。基于此,廖虹宇建议支持海南打造自贸港法治国际化品牌,鼓励更多国家层面的国际性法治活动到海南,支持海南在知识产权和国际仲裁机构方面更多探索和试点改革,其中将涉及自贸港司法队伍的国际化打造、法官职业健康现状的改善、以及法官员额和基层法院设置等司法机构改革等。
营商环境方面,作为推动自贸港政策落地和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海南营造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有了更完善的制度支撑、更扎实的措施配套、更有力的机制支持。廖虹宇表示,今年会持续关注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进步,比如进一步加强工商联、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针对海南医药产业,廖虹宇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尽快调整扩大“零关税”正面清单、甚至针对医药产业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包材等采取负面清单管理,并考虑间接进口如何享受及办理关税减免的问题;二是在进口通关政策上先行先试、抢占先机,针对面向国际市场的研究及生产使用的原料药、辅料、对照药、耗材、仪器设备、生物样本等物资免通关单放行,使用环节可接受海关和药监局监督管理;三是针对自贸港申报的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化药3类制剂,在博鳌进行适量真实世界研究,免除三期临床、加快审批,针对国外利用博鳌政策加快在国内上市的产品,建议在自贸港内地产化;四是对海南高新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按9%的水平征收;五是将医药商业企业明确列入鼓励类产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
据悉,海南医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保持了持续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而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时,医药产业还相对落后,全省仅5家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工业总产值仅为4600万元。作为海南省确定发展医药产业的唯一区域,海口市2021年已有医药工业企业86家,完成工业产值242.1亿元,占全省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97%,占海口市工业产值的43%,几乎占据了海口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