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洲智能在2020年度的营收激增近3倍,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逾3成,公司亦一直未能突破盈利瓶颈。在政府补助持续“输血”的背景下,云洲智能恐还需接受市场更多的检验。
财联社(广州,记者 任超宇)讯,2月9日,IPO进程一度中止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智能)被恢复上市审核。机器人赛道、研发占比大、技术壁垒高,身具这些特点的云洲智能选择闯关科创板貌似是相当合适的。
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虽然云洲智能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已位居首位,但赛道偏“冷”、市场规模较小或许会制约公司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云洲智能在2020年度的营收激增近3倍,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逾3成,公司亦一直未能突破盈利瓶颈。在政府补助持续“输血”的背景下,云洲智能恐还需接受市场更多的检验。
赛道“冷门” 成长空间或受限
云洲智能的主要从事无人船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无人船艇属于水面机器人的一种,无人驾驶和智能化程度高是其主要优势。应用领域包括城市水域应用、海洋工程、公共安全和国防工业领域。公司主力产品为内河级产品,海工级和海防级产品为辅。
创始人张云飞、成亮以及另外两名同学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时一起组建创业团队,开始涉足无人船艇领域。张云飞2010年作为董事长和团队核心创办云洲有限。
高校大学生创立科技企业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剧本,多次在如微软、苹果等巨头案例上演。但与之不同的是,云洲智能选择发展的无人船艇领域为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和未来规模不明朗。在云洲智能投身无人船艇领域到如今,业内形成成熟产品体系公司较少,应用领域和需求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尝鲜者”不但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力、产品力还需求承担培育市场的重担。
据了解,无人船艇应用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类。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我国民用无人船艇市场规模分别为 1.3 亿元、2.0 亿元和 3.3 亿元。预计至 2023 年,我国民用无人船艇市场规模约为 32.2 亿元。可见,民用虽保持高增速,但整体规模较小。军用(指国防业务)方面,公司自2014年开始布局,承担了 41 项国防项目,但尚未形成大规模收入。
招股书披露,2020年,公司民品业务收入为 1.95 亿元。以此推算,民用收入和军用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5%和25%。赛迪顾问显示,云洲智能在国内民用无人船艇行业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2021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内河级产品436艘,海工级7艘,海防级2艘。目前,公司的业务模式还是TOB为主,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客户的销售占比合计超过80%。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为68.64%。同时,收入季节性明显。2020年65%的收入为第四季度贡献。
此外,赛道的“冷门”也可以从云洲智能招股书中选取的可比公司看出。6家可比公司中,5家公司主要产品为无人机相关。
营收“蹊跷”激增 盈利困局待解
报告期内,云洲智能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到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27亿元、0.64亿元、2.53亿元以及1.18亿元。但在收入突飞猛进的同时,云洲智能的盈利状况却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报告期内(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0.87亿元、1.20亿元、1.60亿元和0.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云洲智能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激增296.94%,而同样是在该年度,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却高达33.32%。
此外,报告期内,云洲智能的毛利率分别为42.09%、40.62%、37.32%以及51.40%,波动幅度较大。云洲智能表示,主要是公司收入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所致。不过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报告期内的核心原材料平均单价波动较大。
(来源:招股书)
报表显示,包括管理、财务、销售、研发在内的期间费用成为侵蚀盈利的“罪魁祸首”。报告期内,期间费用占营收最低比重为95.39%。其中,股权激励相关费用又成为期间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到,公司剔除股权激励后的期间费用率出现明显下降。
(来源:招股书)
据了解,云洲智能在报告期内通过珠海云洲人、云洲创客及星辰之海等进行了多次股权激励,目的是保障团队稳定性和人才吸引力。而2020年12月,实际控制人张云飞通过星辰之海获得的未约定锁定期的股权激励在当年一次性确认费用约为5101.78万元。
另一方面,作为高技术属性企业,云洲智能拿到的政府补助呈现逐年上升之势。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825.73 万元、1330.12 万元、2194.01 万元和 1173.01 万元。在政府补助不断“输血”之下,云洲智能的自主盈利能力如何得到体现,恐怕将是其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亟需给出答案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