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11月如何寻机?坚守新能源车、光伏、军工等 挖掘低估值的大金融、大消费
原创
2021-11-15 07:31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王宏
有保险资管业人士认为,目前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中,权益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建议保持中性仓位。

财联社(北京,记者 王宏)讯,11月近半,险资如何看待后续投资机会?有保险资管业人士认为,目前地产行业风险仍在释放中,权益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建议保持中性仓位。

具体选股方面,业内均认为长期坚守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科技成长的配置型机会,关注政策倾斜且高景气趋势较为确定的高端制造业板块。另外,寻找低景气、低估值且盈利存在改善预期的大金融、大众消费板块。

把握结构性机会 仓位以中性为主

某保险资管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经济增长方面,三季度实体数据全面转弱,滞胀特征比较明显,中期维度下预计经济还将面临周期性的衰退压力,同时房地产市场风险仍在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反映在上市公司层面,三季报表现总体偏弱,单季度盈利转为负增,ROE 超预期下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比较突出。

政策层面,央行降准预期出现明显降温,滞胀格局下预计货币政策阶段性进入观望阶段。对于股票市场,短期压力仍然在于盈利增速的回落,判断市场仍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建议继续保持中性仓位,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国寿资管旗下的国寿安保基金则表示,权益市场受到悲观预期的持续压制,投资者避险情绪引致了较为强烈且持久的风格再平衡。除了短期的事件性因素扰动外,当前风险偏好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房地产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融资端的边际放松难以扭转整体下行趋势,地产行业逐渐形成了“销售→购地→开工→投资”的负反馈,未来2-3个季度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二是电煤短缺虽然得到解决,但能耗双控政策下,工业用电紧张问题短期难以显著缓解,一方面工业用电量的下降将压制工业增加值反弹,另一方面,上游高耗能行业产品产出增速普降,制造业成本依然较高。

三是疫情在冬季反复的风险增加,严格的防疫政策下,消费服务业复苏短期仍面临较多限制因素。

因此,国寿资管旗下的国寿安保基金也表示,整体来看经济下行预期仍跑赢政策宽松预期,叠加2022年业绩预期引发的估值切换,这一过程中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权益市场依然积极可为。

长期坚守新能源车、军工、光伏等 短期寻求低估值交易机会

上述保险资管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季度估值切换行情的背后仍应立足于对明年景气的定价,整体思路应是在中下游领域加强选股布局:一是明年仍能延续高景气的方向,目前来看预期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和军工等板块;二是明年实现困境反转概率较高的方向,如缺芯缓解之后的汽车零部件、涨价预期下的食品等必选消费、猪周期等。

“港股市场方面,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未完全消除,但指数估值已逐步进入性价比区间。从中长期来看,部分互联网和新消费板块的竞争力优势价值并未丧失,伴随行业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长期配置价值有望凸显。”上述保险资管业内人士表示。

具体选股方面,国寿资管旗下的国寿安保基金也认为,在远期盈利不确定性大幅抬升的背景下,应围绕当期业绩优势与长期盈利确定性把握结构机会,行业配置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寻找高景气且估值相对合理的科技细分板块,长期坚守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科技成长的配置型机会;二是寻找低景气、低估值且盈利存在改善预期的大金融、大众消费板块,短期关注医药、银行、优质地产龙头等低估值交易性机会。

华泰保险集团旗下华泰保兴基金认为,板块配置主要关注如下两方面:一是三季报表现较优、政策倾斜且高景气趋势较为确定的高端制造业板块,如新能源车产业链、风电、光伏、半导体、军工;二是在大消费行业中寻找明年潜在基本面改善、有望困境反转的子板块:如受益于缺芯及上游价格压力缓解的汽车、“出行链”逐渐修复的大众消费(酒店、旅游)、PPI与CPI剪刀差收敛的必选消费板块(食饮、农业)。

收藏
66.65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6)
lemon4年前
大家别跑,让主力先跑
(2)
回复0条回复
?星晴4年前
食品饮料
(2)
回复1条回复
woody爵爷回复?星晴4年前
(0)
回复
消费赛道整起来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884年前
美晨生态不是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公司吗?
(1)
回复0条回复
科技打头阵4年前
坚守?到时裤衩子都没了。
(0)
回复1条回复
woody爵爷回复科技打头阵4年前
(0)
回复
哈哈你这再买一条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