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医疗生态的“联合健康”猜想
资讯
2021-10-26 09:33 星期二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生态圈的重要旗舰,平安健康医疗服务与集团保险业务的“化学反应”显现,保险持续升温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联合健康版图实现。

10月22日,中国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在上海举办了2021年投资者开放日。会上,平安健康披露了最新战略升级,即聚焦B端渠道、打造家庭医生会员制、不断完善O2O服务。

此次战略升级,用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的话说,就是“像联合健康+O2O+会员制家庭医生的模式,平安健康则为支付方提供更好的健康医疗的服务需。”于平安健康,战略升级助其医疗服务能力再进阶;于平安集团,平安健康的医疗服务与保险业务深度融合,向外界勾勒出中国平安版“联合健康”的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作为全球保险行业的标杆,联合健康以“保险+服务”的业务模式稳稳占据行业龙头地位。分析其商业模式可以看到,在坚实的保险主业之外,联合健康在健康管理、系统建设和药品服务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极大地推动了旗下保险公司业务发展。一方面多元业务不仅大大提升了保险服务能力,成为保险业务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强化了医疗行为监控,有效降低了赔付成本,成为了保险主业的风险助控器。

再看国内金融保险市场,中国平安作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的金融服务巨头,数十年来已积累起庞大的客户流量,拥有较同业更深厚的医疗服务和科技能力。内有行业先进的多元实力,外有海外联合健康的成功经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所提出的“金融+生态”战略,正在从战略宏图走向实实在在的价值转化。

B2C赛道转换破行业痛点,“拓量+存量经营”纵深发展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随后,一系列加速发展及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有利政策落地,彻底打开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天花板。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由2015年的498亿元增至2018年的986元,复合年增长率25.57%。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扩至2831亿元。

市场的高速发展让自带互联网基因的平安健康享受了第一波红利,现以超4亿注册用户的庞大流量牢牢把握第一入口。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内医疗资源供需错位的问题一直挥之不去,而互联网医疗机构也逐渐陷入C端流量和价值转化见顶的瓶颈。

从供应端看,当前国内医疗市场存在供需资源不平衡、高质量医疗存在缺口、资源利用效率低、市场供应分散等痛点。“我们中国一共有1500多万医护人员的缺口。由于这个缺口的存在,导致我们60%的问诊都集中在小于10%的三甲医院当中,平均床位使用率不足50%,资源使用效率非常低。”平安健康CEO方蔚豪在开放日上指出,“而本身医疗市场服务供给和产品供给比较复杂,市场比较分散。从数字来看,在某一个领域当中提供服务连锁化的供应商排在前10的,加在一起市场份额都没有大于10%。”

反过来看需求端,在过往互联网医疗的经验中,线上问诊的确解决了一部分C端客户在咨询、预防等方面的前端医疗需求,但由于医疗市场具有特殊性,仅靠线上医疗无法满足用户对后端就医、住院、康复等需求,打通线上线下、实现从医疗到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必不可少。与此同时,受制于C端低频低价的因素,仅凭C端实现规模化盈利难之又难。

没有痛点就没有机会,互联网医疗企业步入平台期的当下,平安健康审时度势,一套以家庭医生为承接,深化B端需求和O2O服务的商业发展逻辑应运而生。

在渠道层面,B端这一市场大、价值高、稳定性强的渠道正在打开平安健康价值变现的大门。经过初步探索,当前公司B端引流已经占到48%的比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已经累计服务超3800家企业客户,覆盖百万名企业员工。

具体来看,一方面,通过B端渠道的开拓有助于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医疗健康服务、提升用户粘性与价值感知,助力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作为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旗舰,平安健康一直以来深化与集团的协同,通过医疗健康会员类产品,为集团高价值的保险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而平安集团天然拥有2.2亿用户、潜在金融客户超7亿的平安金融客户也将是平安健康未来拓量的优势所在。

另一方面,企业员工的市场潜力同样巨大。平安集团渠道大中型企业员工数有0.7亿,包括平安养老险、健康险、银行、产险等专业公司。全国包含央企、国企、外资和民企在内的企业员工数有3.1亿。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健康企业员工付费用户数为74万。

但就目前来看,企业员工所能享受到的医疗服务相对零散,可能只处于体检阶段,没有体检前后的全链式服务,缺少整体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此次平安健康的战略升级,将根据各企业的行业属性、员工情况,提供包括但不局限于企业为员工所购买的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健康管理计划、企业为客户购买的健康服务等。同时通过付费会员的方式来将用户进行分层,对不同层级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方蔚豪指出,近年来对企业员工四险一金的关注,996、007等都警醒着企业要担负起社会形象,为员工提供除了体检以外更好地服务。而且在企业账号当中,以员工薪酬为基数5%的补充医疗费以及14%的员工福利费,还有2%的会员费,加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未来市场不容小觑。

家庭医生会员制链接两端,O2O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价值闭环

打开渠道大门只是第一步,接下去如何为渠道端的用户提供高质量、有温度、全周期的医疗服务,才是平安健康实现第二增长的关键。

对于医疗服务而言,不管形式和产品再怎么变,用户就医的过程一定是个完整的闭关。如方蔚豪所言,未来的医疗服务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的。

基于此,平安健康在供应端发力,以4大服务网络、4种服务提供方式、1套供应商管理体系,充分将海量的医疗资源、流量资源与线下有影响力的医院、医疗健康机构进行O2O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全流程打通。并以家庭医生为依托,联结线上线下资源,为用户提供包括医生、医院、药品,以及运动处方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截至2021年9月30日,平安健康与18.9万家药店、超4000家医院、约1700体检机构、1800+健康机构建立合作,为平安健康拓展企业用户和升级家庭医生会员制奠定了基础。

中泰国际认为,企业与各地线下医院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不但可以通过线下医院向线上精准导流,有助于打破互联网医疗发展瓶颈。

当然,医疗服务需求的满足必然离不开专业的医生团队加持,平安健康的家庭医生会员制模式在公司整个战略模式中,承担起链接需求端和供应端的桥梁角色。

具体观之,家庭医生会员制模式的核心服务内容是“1个家庭医生+5大专业服务+1个会员健康档案”,通过按需为用户匹配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慢病管理、养老管理五大场景的资源,帮助每个用户生成一个覆盖其全生命周期的会员档案,协调安排贯穿线上到线下的医疗健康相关服务。

在方蔚豪看来,“家庭医生会员制”最终将在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的背景下,通过平安健康等专业机构的指引,链接优质资源,为政府提供专业化赋能,为多层次需求人群提供差异化补充,实现整个社会医疗效率的提升。

目前,这类会员制模式已成为平安健康医疗服务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2021年上半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50.6%,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包括私家医生等会员服务类产品。天风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认为,平安健康会员服务模式是未来主要盈利增长点,成长可期。

正是在“HMO+家庭医生会员制+O2O”的战略模式下,平安健康的医疗服务水平正在持续提升,增长的第二曲线也被逐渐打开。再将视野拉大,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医疗生态圈的重要旗舰,与集团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显现。

“经验+科技+医疗生态”,中国版联合健康呼之欲出

毋庸置疑,平安健康能不断进行战略深化,背后的核心支撑是拥有成熟医疗生态圈、领先科技、丰富经验的中国平安。

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保险集团,平安集团拥有30年健康管理经验。数十年在医疗保险领域的经验积累,使其能与大型医院、药店等建立合作,铺展线上线下资源网络,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输送给平安健康的客户。

其二,平安以领先的科技水平赋能平安健康业务的开展。在数字化战略引领下,平安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深化,不管是科技专利申请数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广度、医疗科技的水平等,都位居行业前列,无疑为平安健康在AI辅助诊疗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第三点医疗生态圈,也是最为关键的支撑点。中泰国际认为,中国平安注重不同生态间的合作互利,将继续为平安健康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及扩大合作领域。按照陈心颖的说法,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为平安健康带来了2.2亿的保险+综合金融高质量用户,助力其在渠道端的不断升级。与此同时,200多万的企业已经是集团的补充医疗保险客户,且还有强大的线下渠道协助平安健康开拓更大群体。

集团医疗生态圈赋予平安健康的优势不难看出,反之,作为医疗生态圈重要旗舰的平安健康,在一次次战略升级后也将医疗服务能力发挥到最大化,与集团保险业务协同互助的故事不断上演,持续向外界输送保险温度,更推动平安中国版联合健康版图的加速实现。

对于业内一直推崇的联合健康,简而言之,其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融合保险业务和医疗健康管理业务,一方面助推保险业务增长,另一方面提升保险公司的医疗服务能力。就联合健康成绩来看,其在2016-2020年间的营收、利润、ROE等核心财务指标稳步提升,其中收入仅占四成的健康服务业务贡献了45%的营运利润,资本市场对联合健康也青睐有加。

对标联合健康看平安,臻享RUN和平安健康商保直付的实践,不失为平安积极探寻保险+服务的缩影。

以平安臻享RUN为例,今年平安健康与平安寿险深度写作,在重疾险保单中增加臻享RUN服务,以专业家庭医生和专业健康档案为基础,提供覆盖健康、亚健康、慢病和疾病四大健康服务场景的管理方案。数据显示,该服务目前已覆盖了超过2000万寿险重疾保单客户,咨询满意率达98%。今年上半年 ,平安健康为平安寿险提供8.9亿元的产品及服务,同比增长10%以上。

再比如平安健康的商保直付,平安健康通过互联网医院商保直付新功能,实现了商保与互联网医疗之间的连接,打通了线上问诊、购药、保险赔付的闭环。具体来看,投保相关保险产品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安健康APP问诊、购药、结算等系列操作,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正是保险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纵观国内金融保险市场,同时具备三十余年经验积累、前瞻科技实力、成熟医疗生态圈的险企少之又少。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平安集团保险业务的不断创新迭代、平安健康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进阶,势必能探寻出一条保险与医疗服务完美融合的道路,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推动中国版联合健康的加速实现。而鉴于联合健康在业绩和资本市场的表现,未来平安整体的业绩和估值走势更值得期待。

收藏
88.25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