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凭借前瞻性的布局、清晰的经营策略和高效执行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2021年上半年, 碧桂园(02007.HK)凭借前瞻性的布局、清晰的经营策略和高效执行力,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3030.9亿元,同比增长14%;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3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前6个月,碧桂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至2349.3亿元。
最新公告显示,今年7月,碧桂园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42.8亿元,已连续7个月实现累计同比增长,销售业绩持续稳增,韧性十足。
在中期业绩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透露,“2021年下半年新推权益货量约4500亿元,加上6月底带入的约2100亿货量,下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6600亿元,下半年可售资源充足。碧桂园将按照‘销供回支投’进行闭环管理,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基于充足的货量,莫斌表示,在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碧桂园有信心完成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
执行强管控不动摇
上半年碧桂园销售强劲,与其一直在加强管控不无关系。这一点,在2021年中期业绩会上,总裁莫斌也多次提及。
莫斌表示,上半年,碧桂园继续加强对销管费的管控,上半年并表的销管费占收入的5.9%,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占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的比例为4.6%,较去年同期占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费用总额为139亿元,在费用管控方面效果明显。
对投资的精准把控,也使得碧桂园的拿地回报率更符合预期。莫斌称,碧桂园一直坚持经营理念、投资标准及投资转化率的三个不动摇。“其中,投资标准包括对年化回报率、利润率,及对商办资产利润占比等都有严格要求,通过这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让我们的投资拿地越来越精准。”
莫斌还介绍称,当前碧桂园对投资转化率和货值转化率是不动摇的,所以碧桂园现在的管理叫“投销供回支”。投资牵头,销售牵引,然后供货回款和支出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投资定案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在运营的过程中,都要超出这个定案指标,才是碧桂园企业管理能力的一个体现。
“我们现在97%的项目,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定案指标,所以我们持续拿地,运营效果也非常良好,也超出了拿地期望。”莫斌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碧桂园业务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296个地级行政区、1408个区县,项目总数达3127个。碧桂园长期看好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管理层表示,将继续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聚焦城市深耕。
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共获取219幅土地,权益总代价约884亿元。按金额计算,新获取土地中,82%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62%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截至6月底,碧桂园在中国内地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69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约49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以上的销售需求。
就2021年拿地支出,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指出,全年还会继续按照预算安排去推动拿地,碧桂园的投资工作是机构驱动型的,我们会准备好足够的预算资源,但是具体花多少,什么时候花,会增加还是会减少,会根据当期投资机会去做相应的动态调整。
另值得一提的是,除对销管费、投资标准进行强管控之外,碧桂园坚持对回款目标强考核,强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据悉,销售回款率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更是如此。销售回款率越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越强,而快速销售回款才能保障充足的现金流,进而大大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2727.9亿元,权益回款率90%,已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处于行业前列。
财务数据稳健
强管控之下,使得上半年碧桂园各项财务数据更加稳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总借贷余额下降至3242.4亿元,其中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下降至27%,债务结构持续优化。期末融资成本约5.39%,较去年底下降17个基点。期内,公司发行的5.5年期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低至2.7%。
期末,碧桂园净负债率仅为49.7%,已连续多年保持低于70%,低于“三条红线”要求,现金短债比亦优于“三条红线”要求。截至6月底,碧桂园现金充足,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62.4亿元,现金流保持充裕,短期偿债无忧。
在业绩会上,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表示,目前碧桂园仍处在较为健康的“黄档”,净借贷比与现金短债比都表现良好。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也从去年年底的80%下降至现在的77%。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中期之前,实现从“黄档”到“绿档”的调整。
而提及“三道红线”,伍碧君也表示,“碧桂园是通过整个资产的运营去逐步降低负债率,而不是通过缩表,所以说公司在资产负债的管控上面是和预期一致的。”
财务状况保持稳健的同时,碧桂园的盈利水平也在快速企稳,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上半年碧桂园的毛利约463亿元,同比增长3.1%,净利润约224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率为9.5%,归属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4.2%。
另于业绩会上,就融资政策持续收紧下会否对碧桂园融资产生影响,伍碧君表示,政策收紧后,融资端会更加谨慎选择投资标的,而碧桂园一直是银行非常优质的客户,所以金融端对碧桂园的授信、融资利率等,都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虽然按揭时间延长,但公司整个回款总额是没有变的,这也再一次体现资源还是会向优质的企业倾斜。另外,目前碧桂园整体的按揭资源在整个行业的占比其实比销售占比还会高一些,所以在回款上面优于同行。”伍碧君补充称。
就毛利率水平的问题,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在业绩会上表示,“由于已销售未结转的毛利水平相对比较稳定,在2020年和2021年获取的项目的当期销售毛利水平大概在20%到25%之间,所以我们有信心在后面一段时间逐步改善销售端和收入端的毛利水平。”
凭借稳健的财务状况、优秀的运营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预期,碧桂园备受全球顶级评级公司和主要金融机构的认可。目前,穆迪和惠誉均给予碧桂园“投资级”信用评级,标普亦于2020年上调公司评级展望至“正面”。
穆迪报告指出,碧桂园的Baa3发行人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具有弹性且稳健的运营记录。公司在中国各主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未来三至四年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