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疫情缓和经济恢复 南方汇通上半年业绩同比翻番
原创
2021-07-09 02:18 星期五
财联社记者 黄田
“去年上半年整个经营业绩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今年业务才开始逐渐恢复。”相关人士表示。

财联社(贵州,记者 黄田)讯,国内反渗透膜龙头企业南方汇通(000920.SZ)7月9日称,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5952.87万元,同比增长115.28%,实现翻番。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国内经济恢复,公司业绩恢复较快,膜产品销售较好,而业绩增长实现翻番主因在于去年同期业绩低迷。

“去年上半年整个经营业绩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今年业务才开始逐渐恢复。”上述人士表示。财报显示,去年上半年疫情冲击下,公司净利润同比亏损47.53%,仅为2765.1万元,一季度则尤为严重,净利润亏损251.8万元,大跌109.69%。

上述人士透露,膜产品依然是今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力,然而,虽然公司深耕反渗透膜领域,在国内算得上行业龙头,但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市场被美国陶氏等国外产品牢牢占据,公司产品市占率较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显示,美国陶氏化学在国内市场份额达30%左右,其次是美国海德能的26%、KOCH的9%,而南方汇通子公司沃顿市占率约为9%,在国产品牌中名列前茅。

记者注意到,不仅是市占率,在国内同行业中公司业绩增速也居领先地位。一季度南方汇通实现营收和净利分别为3.15亿元和1010万元,同比增速达106.19%和501.47%;三达膜(688101.SH)实现营收与净利分别为1.59亿元和6323.2万元,同比增长仅为19.49%和8.43%;同样主营反渗透的膜碧水源(300070.SZ)实现营收与净利分别为17.25亿元1694.8万元,同比增长17.82%和-70.8%。

细分行业来看,公司在主营业务海水淡化工程上优势明显。2015-2021年一季度,公司海水淡化工程毛利率均在38%左右浮动,在国内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山东海化(000822.SZ)与中集集团(000039.SZ)则在15%左右波动。

整体行业上,我国膜产业发展起步晚、增速快,是全球瞩目的新兴市场,膜产业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55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420亿元,复合增速25.42%。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塑料收缩膜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中国膜行业仍将高增长,到2024年膜产业总产值将再翻番,达到3630亿元。

从全球方面看,美国、日本和欧洲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的领先优势明显。美国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代表性企业包括陶氏化学、杜邦公司、科氏滤膜系统有限公司、懿华水处理技术公司等,其中陶氏化学在改革开放之初便已进入大陆市场。

年报显示,南方汇通主要产品包括膜产品、植物纤维制品和膜分离,2020年营收分别为6.68亿元、3.63亿元和8786万元,分别占比58.82%、31.87%和7.73%。

收藏
142.78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