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的封锁期在欧美断断续续已持续一年,却远未结束。长时间的封锁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事情变得不再方便,比如理发,而这直接催生了man bun发型的回归。
通俗的解释,man bun即男士马尾辫或发髻,也可称为男士发髻,或者男士版丸子头。依据头发的长短以及发髻的位置,分为几种不同形式。
近一年以来,英国著名健身教练乔·威克斯 (Joe Wicks),说唱歌手波兹·马龙 (Post Malone)和演员裘德·洛 (Jude Law)都对这种发型重又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并带动了man bun发型的回归。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为流行音乐史上最成功作曲家的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不仅在2020年底全新发售了一张专辑,还尝试了这种发型。这位前披头士乐队成员在圣巴特(St Barts)度假时,即在头顶扎了一个小辫子。
“我认为我们会在2021年看到更多留长发的男人”,《男性健康杂志》(Men’s Health)美容编辑加勒特·芒斯(Garrett Munce)自信道,“封锁期间,一些人发现自己喜欢留长发,一些人则是由于实际原因不得不开始留长发。大多数时间人们都隔离在家,剪发的频率大大降低”。
Man bun发型其实并不新鲜。事实上,man bun的存在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即可轻易得到验证。
除却中国,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士也多采用该发型,在当地被称为“ chommage”。因此,热衷于模仿武士威力的相扑选手也多采用这种发型。
但在西方,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接受的发型。在罗马时代,头顶束发被认为是野蛮人的风格,如伦巴第人(Lombards),哥特人 (Goths)和于公元455年洗劫了罗马城的汪达尔人 (Vandals),因此多被文明社会拒绝。
在东欧的游牧部落,例如哥萨克 人(Cossack),库曼人 (Cumans)和保加尔人 (Bulgars),也多采用类似man bun的发型。伦巴第历史学家Paul the Deacon这样描述此发型:“他们将脖子上,头部两侧和脑后毛发全部剃掉,仅剩下头顶的长发。”
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变化。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首先开始尝试man bun,并引领了一股潮流。其后,美国演员李奥纳多·狄卡比奥 (Leonardo DiCaprio),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澳大利亚演员克里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英国演员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等都涉足于此。尽管有时人们对man bun颇有微词,但这些型男的尝试却让大众折服。
2010年,作家马克·格里夫(Mark Greif)在美国杂志《纽约》上发布的文章认为,man bun的此番流行与第二波的“hipster”(潮人,亚文化的追随者)运动相关联,其时社会正是从“白色潮人”(white hipster)到“绿色潮人”(green hipster)的转型期。1999年出现的“white hipster“,主要指的是一群戴着卡车毛帽,穿着白色背心的人。突然间,由于社会各因素的影响,风向变化,“green hipster“逐渐占据主流,重点转向了动物、大自然、野性以及美洲的原住民风格,或者可称为“原始潮人” (Hipster Primitive)。
对亚文化有着大量研究的英国《卫报》记者亚历克斯·雷纳(Alex Rayner)对此解读道,“与‘白色潮人’相比,格里夫刻画的‘绿色潮人’指的是那些留着长发,骑着固定齿轮自行车的人,形象更加柔和,就如同没有强烈攻击性的man bun发型一样。”
2012年记者菲莉丝·科尔基 (Phyllis Korkki)在《纽约时报》发表的man bun趋势文章,更将这一发型引至潮流的前端。
《男性健康杂志》(Men’s Health)美容编辑芒斯则把man bun发型与伐木工人的风格联系在一起,胡子、法兰绒衬衫、僵硬的翻边牛仔裤、工装靴和纹身,“这是对年轻人想要避免的那种圆滑、过于精心打理的风格的反应,一种主动的选择”。
在美国男性生活方式杂志《Esquire》的造型总监查理·蒂斯代尔(Charlie Teasdale)的眼中,man bun也成为了“一边吸电子烟,一边骑着电动车去科技公司上班”的硅谷科技从业者的代名词。
同时,蒂斯代尔还认为,这种起源于硬汉的发型,逐渐已发展成为男性摆脱性别规范的一种方式,“在对传统的男性气概表示敬意的同时,man bun也可以被当作是一些人表达性别流动性(性别流动性,gender fluidity,指一个人的性别表达或性别认同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
由此,从长发嬉皮士到都市精致型男(metrosexuals),随着男士开始尝试传统上被视为女性风格的发型,man bun的流行在时尚性之余,也被解释为突破了传统男性气质的界限,并被蒙上一层独特的意义,成为一系列重新定义性别运动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