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来股份加速扩充单晶电池产能: 自研TOPCon技术实现突破 盈利能力提升
资讯
2021-05-28 08:15 星期五
近日,中来股份公告,旗下公司(山西华阳中来)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山西华阳中来拟在山西投资新能源产业光伏项目,建设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一期建设8GW(建设期24个月),一期投资金额约30亿元。

近日,中来股份公告,旗下公司(山西华阳中来)与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山西华阳中来拟在山西投资新能源产业光伏项目,建设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其中一期建设8GW(建设期24个月),一期投资金额约30亿元。这意味着,中来股份正加速扩充单晶电池项目产能。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底,中来股份董事会和监事会就曾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延期及调整投资总额的议案》,该议案对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以及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进行变更,目前,该事项已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值得关注的是,中来股份在单晶电池项目的加速扩产和变更募投项目背后是整个行业正迎来变革,尤其是N型电池正日益成长为行业主流。在此背景下,中来股份加速TOPCon电池项目的实施,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募投项目变更背后:子公司规模化优势将凸显

2019年2月,中来股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0亿元,募集资金拟全部投入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15.05亿元。

不过,在中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尤其是N型电池日益受到市场认可的背景下,中来股份及时将募集资金用途进行了变更。2020年4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募集资金5亿元投入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3.80亿元投入N型双面高效电池配套2GW组件项目,1.20亿元投入高效电池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image

“高效电池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包含了“效率>25%的n型钝化接触双面太阳电池的研发”、“效率大于26%的TBC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等,中来股份称,变更资金用途旨在实现更高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简化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良率等多个研发目标,储备技术及工艺。

而近年来电池的原材料-硅片正在进行第三次尺寸变革,硅片大型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尚未在行业内达成统一标准,硅片尺寸的变化也影响了中来股份募投项目的设备选型和工艺化安排。

基于此,中来股份于今年3月份再次调整募投项目相关内容。中来股份表示,经综合考虑,公司将采取集约化规模化的管理方式,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基础配套投资成本,公司拟在投建产能、投建产品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将公司“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的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州中来光电。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泰州中来光电将合计拥有3.6GW高效电池产能,未来将在采购、销售等业务层面以及成本管控方面进一步发挥规模化优势。

自研TOPCon技术实现突破:项目盈利能力提升

除了变更实施主体、实施地点等事项外,中来股份还对项目投资总额进行了变更,将此前“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投资总额由15.05亿元,变更为5亿元。中来股份表示,此前,该募投项目投资总额是基于2018年初启各项建设所需工程、设备等市场价格进行测算并预计。但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光伏各环节设备国产化已基本实现,投资成本大幅下降。

而投资成本的下降,也提升了该项目的盈利能力。中来股份表示,该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运营期10年,2022年为1.5GW项目达产年,根据公司投资部门测算,在市场环境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情况下,达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为10.88亿元,年平均净利润为8672.17万元,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7年,税后内部收益率14.04%,预期经济效益良好。而此前,公司曾预计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95年。

事实上,中来股份“年产1.5GW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的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公司始终如一的在TOPCON电池路线的持续研发投入。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基于自身结构特性,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衰减系数低、弱光响应好等优势,是未来太阳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

而当下,中来股份通过大量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成功开发出全新的TOPCon2.0技术,大幅度简化了电池生产的工艺步骤,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良率,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4.5%。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解决了N型TOPCon电池生产化过程中制造成本偏高、工艺复杂、良率偏低等难题,并且实现了TOPCon电池全产业链装备的国产化,对行业内新型高效电池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中来股份业绩迎来爆发期:N型电池需求量或将大幅增长

当前,N型电池技术主流方向包括TOPCon、异质结(HJT)、IBC等,TOPCon是目前已经落地的N型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程度最高,并且已有吉瓦级出货的N型技术。TOPCon即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unnelOxidePassivatingContacts)电池,是在电池的背面制备一层超薄的可隧穿的氧化层和一层高掺杂的多晶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

此外,TOPCon还拥有优秀的钝化效果。TOPCon电池是一个选择性结构,可以使多子电子隧穿进入多晶硅层同时阻挡少子空穴的复合,进而电子在多晶硅层横向传输被金属收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金属接触复合电流,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

TOPCon电池效率提升空间大,目前最高效率25.8%,理论潜在效率28.7%。TOPCon电池潜在效率28.7%,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高于异质结电池理论潜在效率(27.5%)。目前TOPCon电池目前效率记录25.8%,由德国Fraunhofer-ISE研究所保持。

更值得关注的是TOPCon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性好。相较于N-PERT电池,TOPCon只需要增加多晶硅薄膜沉积设备,能够很好地与现有的产线兼容。从现在主流的PERC产能,也可以切换为TOPCon产线。相比异质结需要产线全部重置,TOPCon路线更容易被现有电池厂接受。

据ITRPV预测,随着N型电池技术的发展,N型硅片(电池)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2019年超过10%、2029年超过40%。

随着N型电池市场的快速扩大,中来股份在N型TOPCon电池技术、生产工艺及项目的加速落地,其未来业绩或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收藏
149.37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