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19界面·财联社中国资本市场峰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来自机构、企业的与会嘉宾围绕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展开热烈讨论。
12月17日,“2019界面·财联社中国资本市场峰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来自机构、企业的与会嘉宾围绕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展开热烈讨论。同日,2019界面·财联社中国上市好公司评选获奖名单也正式揭晓,康弘药业(002773.SZ)荣获“十佳中国上市好公司”称号。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康弘的核心产品康柏西普以低于市场预期的降幅续约国家医保,以及公司海外市场逐步拓展,新药研发加速,康弘药业发展前景广阔。
核心产品有望年销百亿
近日,备受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公布,康柏西普医保支付标准为4160元/支,仅下降 25%,且覆盖 AMD、DME、CNV 三大适应证,好于市场预期。
据了解,康柏西普原先医保仅覆盖AMD适应证,国内患者数约为300万人,本次新增 DME、CNV 两个适应证,对应国内约600万患者,理论上医保覆盖人数扩至原先3倍。另外,该类品种国内渗透率仅2%,且每个病人年均注射不到3支,远低于当前报销和推荐使用标准,渗透率和单人用量均有巨大提升空间。
而且,相比于竞品,康柏西普注射频次较低,在“限5支”的报销策略下,优势明显。对此,光大证券研报预估,康弘药业来自康柏西普的收入后续有望提速。
实际上,根据光大证券研报,作为康弘药业的核心产品,康柏西普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前景。目前,康柏西普RVO适应证正在国内进行3期临床,未来有望完成4大适应证全覆盖。按照2025年国内四大适应证对应患者1500万人,该类药物渗透率5%,康柏西普市占率 55%,单人年用药4.5支,出厂价3000元/支计算,康柏西普国内收入将达到54亿元。
与此同时,康柏西普的国际化进程还在加速。
目前,康柏西普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已在全世界30个国家同时开展。截至2019 年9月,其海外入组患者数已经过半。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VEGF眼科用药市场超1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康柏西普海外有望抢占5%份额。这也意味着,康柏西普全球销售峰值有望达百亿元。
机构与市场同时“追捧”
康柏西普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康弘药业在近期受到二级市场热捧“交相辉映”。
近一个月以来,康弘药业的股价已经从11月13日的最低29.82元/股,涨至12月17日的38.76元/股,涨幅近三成。尤其是伴随着医保续签的预期以及落地,公司股价经历两次大幅上涨。
早在11月14日开启的一波“吃药”行情中,康弘药业股票在14日涨停后,15日盘中再度冲至涨停,最后以5.47%的涨幅收盘。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披露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后,康弘药业不仅在当天以涨停收盘,还在29日数次冲击涨停板,最终上涨7.92%。
值得一提的是,二级市场的追捧还和机构近期对公司做出的预期不谋而合。
国盛证券研报就认为,2020-2021年康柏西普有望用较小的价格降幅带来加速放量,化药及中成药持续提供稳定现金流,EPS高速增长;2019年下半年非生物药板块调整完成,慢慢恢复正增长。
基于康柏西普降价幅度小于预期,国盛证券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康弘药业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6亿元、9.20亿元、11.2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1.6%,18.6%,22.7%,EPS分别为0.89元、1.05元、1.29元,对应PE分别为35X、30X、24X。
基于这些预测,国盛证券对康弘药业维持“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则预计,康弘药业2019-2021年营业收入为32.80、39.43、47.93亿元,同比增长12.46%、20.19%、21.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4、9.97、12.53亿元,同比增长15.62%、24.14%、25.59%,对应EPS分别为0.92、1.14、1.43。
此外,考虑到朗沐进入医保快速放量、康柏西普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进度符合预期,中泰证券对康弘药业维持“增持”评级。
或将迎来下一款大品种
“市场和机构对康弘药业的认可,不止是因为公司核心药品续签成功,其背后的逻辑是国内政策的加码,为康弘药业这样的创新药企打开了成长空间。”一位医药业资深人士表示。
一直以来,创新药能否在支付层面得到政策支持,是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转型发展过程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而从此次谈判结果来看,尽管有产品在谈判中落选,但在鼓励创新层面取得的结果被业内广泛认可。上述医药业人士认为,此次谈判是重磅创新药入围数量最多的一次,“这意味着我国政府鼓励创新药研发,已经在医保层面实现实质性落地,这对于康弘药业这种在中国做创新药研发的企业意义非常重大。”
实际上,康弘药业的创新之路并非一条康庄大道,过程中充满曲折。
“2019界面·财联社中国资本市场峰会”上,康弘药业一位负责人回忆称,康弘药业中药起家,到如今化学药,生物药三箭齐发,得益于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抗VEGF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探索。“公司历时近10年、耗资近10亿元研发的中国原创一类生物新药康柏西普,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球新一代融合蛋白,自上市以来,就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多个中国医药界的里程碑事件。”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创新药,往往十年磨一剑,期间有太多的艰辛,如今医保政策等突出了鼓励创新的导向,康弘药业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带来获益。
数据则显示,作为国内创新药企的代表,康弘药业2017、2018年的研发费用率为12%左右,公司此前表示,随着各项研究的开展及深入,预计这一费用在近几年仍会增长。
而在核心治疗领域布局产品,康弘药业通过对临床需求的深入调研,在眼科、脑科、呼吸科、消化科等领域的多发常见病治疗,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防治上已完成了具有康弘特色的专利或独家产品布局。
生物药方面,除了康柏西普全方位出击外,康弘药业申请用于治疗外伤、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诱发的新生血管的KH906滴眼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创新药物。同时,治疗结直肠及其他器官肿瘤且拥有国际发明专利的1类生物新药KH903已进入临床Ⅱ期;拥有国际专利的治疗性肿瘤疫苗1类生物新药KH901也处于临床Ⅱ期。
中成药方面,康弘药业申请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KH110(五加益智颗粒)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化学药方面,2019年3月,公司申请的依匹哌唑口崩片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光大证券就认为,由于针对转移性结直肠适应证的KH903的临床二期试验正在加速推进,公司有望迎来下一款大品种。
“临近年底医药行业有可能调整,尤其是医药板块涨了一年,有些个股涨幅超100%,估值确实偏高。不过,调整中也存在分化,尤其是创新型的绩优公司问题不大,对于特别有创新能力公司,也将迎来长期利好。”上海一位券商人士认为,在现有的政策下,医药行业的创新之路会坚定走下去,对于药企而言,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