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联社走访了银河证券私募大赛参赛机构思勰投资,公司总经理、创始合伙人之一吴家麒分享了公司从“市场新人”到“国内量化私募黑马”的突围之路。
“勰,左边的三个力寓意着我们三个创始人齐心协力;右边的思则是思想、思考;组合起来的勰又和协同、协力合作的‘协’发音相同。”很多人认识思勰投资之初都会疑问,为什么公司名称中要放入“勰”这一生僻字。
2016年1月,吴家麒与高中同学陈磐颖、前同事李苏苏一起创办了思勰投资,成立三年多以来,三位创始人也一直秉承着“勰”的初心,齐心协力实现了规模从几千万到10亿、产品从一个策略到4大产品线30余只产品、员工从3个人到20余人的飞速发展,其优异的业绩也让思勰把近几年市场上CTA策略的各类奖项尽收囊中。
近日,财联社走访了银河证券私募大赛参赛机构思勰投资,公司总经理、创始合伙人之一吴家麒分享了公司从“市场新人”到“国内量化私募黑马”的突围之路。
中高频CTA策略成为走进资管市场的敲门砖
2016年10月,在经过半年多的慎重考量和筹备后,思勰投资把公司发展的第一步棋落在了中高频CTA策略上,并推出了第一条产品线——“思”系列。
“我们当时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做CTA还是做股票。”吴家麒解释道,在2016年,股指的贴水非常厉害,这就导致大家的收益率都很差,例如同样是做市场中性,假如一些老牌私募可以做到5%的收益率,思勰即使能好一些做到8%,投资者仍然会倾向于选择有口碑、有经验、有历史业绩支撑的老牌私募,而不是作为市场新人的思勰,公司又很难在市场平均收益率5%的情况下把收益率做到20%去吸引投资者。
所以,在市场行情较差和思勰刚刚成立的大背景下,公司认为股票策略对当时的思勰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CTA策略又涉及到频率高低、周期长短的问题。谈及CTA策略的具体选择,吴家麒讲道,一方面,CTA确实是频率越高,收益率可能就越好,所以从业绩来说,当然把频率做得越高越好;但另一方面,纯高频虽然收益确实高,但是它会有两个问题,一是它的规模非常有限,适合做自营,二是高频需要的硬件投入会很大,这对于白手起家的思勰投资来说并不实际。
“中高频则是一个相对折中的选择,它既保证了一定的高收益率,另一方面又可以容纳比较大的资金量,通过资管建立起公司的品牌。”
综合考量下,主打中高频CTA策略的“思”系列成为了“市场新人”思勰投资走进大资管市场的敲门砖,思勰也凭借优异的业绩在日内中高频CTA策略领域打出了一块响亮的招牌。
在2017年的各类奖项评选中,思勰几乎囊括了所有的CTA相关的奖项,管理规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从最开始的几千万扩张到2017年末的10个亿,产品发行合计40余只,成为近两年发展最迅速的量化私募之一。
从一枝独秀到各条产品线多面开花
满载着鲜花和掌声,思勰投资的第一步坚定而又扎实,但当众人都以为它将继续拿着中高频CTA策略的标签深耕细作时,思勰却并不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
2018年4月,当CTA策略特别是中长周期CTA策略表现不尽如意时,思勰却反其道而行,落下了公司历史上的第二颗棋子——主打中长期CTA策略的"常"系列。
吴家麒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日内中高频CTA策略的容量较小,在2017年下半年公司规模达到10亿后,为了减少规模对收益的影响,以维护已有客户的利益,思勰发布了诸如《关于控制新产品发行进度的通告》等公告,主动拒绝掉了一些资金的进入。但这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非常可惜,吴家麒和另外两位合伙人商量后,决定开发新的策略去承载新的发展需要。
“另一个原因在于,当时业内有很多对我们的质疑。因为通常来说,CTA策略交易频率越高收益越好,但交易频率高,策略容量往往也会越低,所以业内有同行的做法是规模小时采用高频策略,规模大的时候就降低频率,由于思勰前两年规模发展很快,所以业内也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思勰是不是也把频率变低了。”
在推出中周期CTA策略后,投资者可以从产品运行数据上清楚地看到,思勰投资的中高频CTA策略和中长期CTA策略的业绩曲线相关性非常低,完全可以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分散投资,质疑声音不攻而破。
而随着策略的稳定和不断有优秀伙伴的加入,思勰也不再满足于呆在自己所擅长的CTA策略这一舒适区。
近一年以来,思勰投资一鼓作气,又陆续将产品线从CTA扩充至了股票多空择时策略、股票市场中性策略等,并已经发行了数只相关产品打开市场,成功实现从日内中高频CTA策略的一枝独秀,到各条产品线的多面开花。
2019年,短周期策略会比中长周期表现好一些
2019年,A股在经过一季度的小阳春之后开始震荡回调,基于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各大机构也对后市看法不一,在这样的行情下,短周期高频策略和中长周期策略相比,哪种会更占优势?
“从今年的市场来看,偏左侧的短周期策略会比中长周期策略的表现好一些,而如果在行情最顶部的泡沫上,就会更适合偏右侧中长周期策略。”
吴家麒介绍道,一般来说,一波行情都是从底部慢慢的起来,然后到了一个泡沫的顶部,再开始下降,最后慢慢的结束。“比较来看,日内中高频策略更偏左侧一些,会预测趋势提前埋伏进去,等趋势来了之后赚了钱,可能还没有转向时就已经慢慢降低了仓位;而中长周期的趋势策略更偏右侧,由于趋势越来越明显会逐渐加仓,到顶部的时候仓位就会很重,所以收益率会很高,但缺点就在于顶部的泡沫会很快破灭,这段急下的行情会让它回撤特别大。”
举例来看,2015年6月的股票市场、2016年11月的期货市场,都印证了趋势策略在泡沫顶部优于短周期策略的说法,但吴家麒也表示,这些都属于较为特殊的行情,在绝大部分的年份,一般来说还是短周期策略会比中长周期策略表现好一些。
2019年,凭借着优秀的投研团队和强大的IT技术支撑,思勰投资已经构建起了多达70多个信号的策略模型,旗下多只产品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平均回撤仅有4%左右。这家成立了仅仅三年的私募正在成为国内量化私募领域冉冉兴起的一颗新星。
第一届银河证券专业交易策略公开赛在私募圈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在机构客户专业交易系统上,银河证券提供多款极速交易平台,直击私募机构需求“痛点”,成为银河证券赋能私募机构的“尖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