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网”攻击:平安资管权益投资部遭AI突袭
原创
2018-09-17 02:57 星期一
财联社记者 莫磬箻
“AI替代人工”的焦虑突袭金融圈,这并非首次,但这次比之前所有的类似焦虑更为特殊。“天网”要的是人类的命,而AI此次击碎的是平安资管权益投资部投顾团队的梦。

【财联社】(记者 莫磬箻)

在人与机器人共舞的时代,毋庸置疑人类始终是领舞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

9月14日,一张平安资管将解散主动股票管理业务的微信聊天截图,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疯传。微信对话截图内容显示,“平安资管主动权益投资业务部门将被遣散——集团资金未来将转向AI被动投资。”

“AI替代人工”的焦虑突袭金融圈,这不是第一次,但这次比之前所有的同类焦虑,更为特殊。

平安资管权益投资部的投顾团队,研投TMT行业,却没想到竟被所投领域的科技替换!此等尴尬,就如同“天网”(Skynet:电影终结者中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的现实翻版。

“天网”要的是人类的命,而AI此次,击碎的是平安资管权益投资部投顾团队的梦。

重仓47股TMT占比近25%

9月14日,一则传闻,犹如一枚炸弹在圈内引爆:平安资管主动权益投资业务部门将被遣散——集团资金未来将转向AI被动投资。

image

图︱网传平安资管解散主动股票管理业务的微信聊天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资管共管理包括平安集团的自有资金、平安财险和平安人寿全部保费收入在内高达2.8万亿的资金盘。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包括平安人寿、平安财险、平安资管产品、平安委托投资在内的“平安系”共计持有47只A股股票(十大流通股东口径),以9月14日收盘价计,持仓市值共计384.95亿元。

这些股票,分布在家电、轻工、地产、建筑、电商、TMT、零售农业和纺服等多个板块。

财联社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平安资管负责的股票投资业务,除第一重仓板块“银行股”(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三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98.01亿元、38.35亿元和32.03亿元),其次持有比重最高的即TMT板块——投资界号称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其共计持有中兴通讯、广联达、东山精密等11只股票,数量占比23.40%,将近1/4强,持仓市值23.86亿元,在非银行股中占比20.47%。

image

图︱“平安系”TMT权益投资版图,财联社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绘制

平安资管对TMT板块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TMT投研常年触及AI

对TMT行业龙头股,平安资管的投资力度极大,其广联达、中兴通讯、信维通信、三环集团、东山精密数股的持仓市值分别达到5.90亿元、5.80亿元、3.17亿元、2.99亿元和2.81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平安资管TMT投研团队重仓的这些股票,多数在人工智能AI上有所布局,程度不一。

例如中兴通讯,多年前已经开始积极布局AI。

2017年9月,中兴通讯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人工智能平台、云业务应用、网络管理、芯片和终端”维度,全面阐述面向未来网络的人工智能端到端架构、典型场景及应用,助力通信运营商打造高度智能、成本节约的下一代自动化人工智能网络。2018年2月6日,中兴通讯还对外发布《人工智能助力网络智能化-中兴通讯人工智能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兴通讯人工智能uSmartInsight平台方案以及智能化5G、智能运维、智能优化、智慧运营、智慧家庭等典型应用场景。

又如久远银海于2017年发布了“见智·银海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平台”,其人工智能已在医疗费用管理、医学影像识别、电子病历结构化等健康医疗方向应用。

此外,广联达、视源股份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AI应用。

image

图︱广联达触及AI

image

图︱视源股份触及AI

从某种意义上,平安资管长期跟踪TMT行业投研团队,常年触及AI相关标的和话题,可能万万想不到会被AI替代。

主动权益与被动AI之争

消息称,此次平安资管权益投资团队几乎系集体“下课”。

image

image

图︱网传平安资管权益部门投研几乎被“全锅端”

平安资管方面表示,目前平安资管股票部分正向智能投资和量化投资转型,投资策略将有调整(即:未来资管投资可能更依赖智能技术,而不是人工分析)。

作为平安集团资产管理板块的重要成员,平安资管正响应集团“科技转型”战略,加快利用人工智能对投资业务赋能,致力打造“科技型资管公司”。

image

电影《终结者》的天网(Skynet)系统是人类于20世纪后期创造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最初想研究用于军事发展的技术,后Skynet自我意识觉醒,视全人类为威胁,以诱发核弹攻击为起步发动了将整个人类置于灭绝边缘的审判日。

这次平安资管权益部门,很像是“天网(Skynet)”在金融圈引爆的现实版。

AI的下次攻击,会出现在哪里?

image

图︱平安资管官微发文澄清

也有其他券商资管人士肯定了AI被动投资的趋势,“如果说机器投研能力能匹敌现有的投研团队,这会节省一大笔人力成本。不仅保险资管部门,其他机构资管部门也都将进一步人工智能化,更多地用技术代替人工作,这势必会给从业人员带来职业危机感。”

不可否认,从历史数据的研究来看,主动投资未必能保证优异的收益表现,仅靠择时、选股战胜指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而随着A股市场逐渐机构化,被动投资量化逐渐成为国内资产配置行业的主导趋势,其稳健、低成本的特性也备受市场青睐。

那么,AI被动投资(目前主要表现在量化交易)是否一定将战胜主动权益?

所谓量化交易,即通过运用机器学习等前沿跨学科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并编写计算机程序进行严格的历史回测,也纳入舆情等市场信息分析,结合仓位和资金管理建立独有的量化投资策略体系并由程序执行。简单来说,量化交易能够高频、理性地在市场中稳定获利。

但在财联社记者接触的知名AI投资人士看来,“无论人工智能获得了如何的发展,人工智能始终是人类智慧的产物。虽然不可否认,很多基础交易员的工作已经逐渐被电脑所取代,但是如果计算机真的要取代交易大师们的工作,那就只能要等到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被科学家们开发出来。”

长期从事量化交易策略的人士看法更直接,“虽然计算机不用休息,也能处理天量级别的数据,但计算机从本质上是人吩咐它做事情,通过人的思考最后转化成方法论和规则输出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去执行。一个策略能赚钱,前提是你人能赚钱。量化交易乃至人工智能的所有优势都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人的作用而存在。”

image

图︱量化交易与传统投资的优劣势对比

还有一些做量化投资的私募基金认为,“量化交易和传统投资策略,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业内的趋势是,这两种策略日趋融合而不是分离,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探寻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经验理论如何结合的最优方法。”

收藏
143.8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