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政策放宽个股狂欢 中国稀土H股飙升近30%
原创
2025-06-09 02:23 星期一
财联社 胡家荣
①出口管制政策松绑对相关企业有什么作用?
②稀土价格“底部反转”是短期波动还是长周期趋势?

image

财联社6月9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稀土相关信息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商务部在近日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出口许可申请,并承诺加强审批效率。

受此消息提振,相关概念股大幅走强。截至收盘,中国稀土(00769.HK)、金力永磁(06680.HK)分别上涨29.41%、2.71%。

image

注:稀土概念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表示,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正持续增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中方愿就此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image

这一政策信号缓解了市场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东莞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和行业政策发布,进一步提升了稀土产业链的关注度。

该券商还指出,从基本面来看,稀土行业供给侧加速改革,需求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概念打开稀土新的需求曲线,推动稀土行业景气回升。

此外,相关机构指出,中国自4月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占全球80%供应),叠加缅甸地震对运输的影响,导致海外企业高价抢购库存,部分品种价格单月涨幅超200%。

为何稀土受市场关注?

首先是人形机器人革命性需求。摩根士丹利研报测算,单台人形机器人需消耗0.9公斤稀土金属,与电动汽车需求相当,未来或催生8000亿美元的稀土需求。特斯拉Optimus试产线已落地,单台钕铁硼用量达2-4公斤,若全球人形机器人达1亿台,磁材需求将再造一个稀土市场。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与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每辆车使用约2公斤稀土,而低空经济(如无人机、电动飞行器)对高性能磁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中信建投指出,欧洲氧化镝价格较国内溢价达15%,特斯拉等企业已接受35%的磁材涨价要求。

一季度稀土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除了外围利好提振之外,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行业业绩显著回升。比如中国稀土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5%,营业收入达7.28亿元。同期的金力永磁的净利润同比增57.85%,磁材销量同比增超40%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近期国内出口许可证已经逐步下发,国外涨价有望逐步向国内传导。随着稀土价格中枢抬升,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优选资源、磁材端龙头企业。该机构认为国内稀土价格正处于大周期底部,未来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该券商还指出,当前国内稀土矿或已进入去库节奏,在出口管制后海外刚性补库需求刺激下,随着海外稀土涨价向国内传导,矿端紧缺有望显现,或将放大价格上涨弹性,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收藏
62.66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2)
评论萝卜特2个月前 · 上海
1、背景补充 中国稀土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控制着90%的稀土精炼产能,其中中重稀土(如镝、铽)加工技术垄断性更强。2025年4月起,中国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导致海外价格暴涨(镝价涨210%),触发全球供应链紧张。近期商务部表态“批准合规申请”,释放政策调整信号,但强调审批仍受全链条管控。同时,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车等新兴领域对稀土需求激增(单台机器人需0.94公斤钕铁硼),特斯拉Optimus试产线落地进一步催化预期。此外,缅甸地震加剧中重稀土运输中断风险,海外库存抢购潮持续。 2、影响分析 短期:出口管制边际放松或推动国内外价差收敛,国内稀土价格有望跟随海外涨势。拥有出口资质的龙头企业(如中国稀土、北方稀土)直接受益于量价齐升,磁材厂商(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因技术壁垒和订单放量更具弹性。 中期:政策博弈下,稀土“资源+技术”双壁垒强化,国内冶炼配额制和海外资源整合(如盛和资源布局美国矿山)成关键变量。人形机器人量产将重塑需求结构,远期或贡献20万40万吨增量市场,相当于当前全球需求的1.5倍。 风险:需警惕美国推动稀土供应链重构(如重启芒廷帕斯矿),以及铁氧体等替代技术突破。当前镝价已达3000美元/公斤高位,短期回调压力积聚,下游接受度可能边际减弱。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1)
回复0条回复
cls-13578242个月前 · 上海
fff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