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快递员即将上线?亚马逊全面加快人工智能业务部署
原创
2025-06-05 07:22 星期四
财联社 马兰
①亚马逊宣布成立新团队,专注于代理人工智能,并计划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包裹递送功能;
②消息指出,亚马逊正在改造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办公室为测试基地,中国宇树科技的一款机器人似乎正在参与测试;
③亚马逊还打算为机器人研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可能基于DeepSeek和Qwen。

财联社6月5日讯(编辑 马兰)亚马逊周三表示,已经在其消费产品开发部门Lab126内成立了一个新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代理。

消息人士则补充称,亚马逊即将开始测试人形机器人的包裹递送功能。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亚马逊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办公室正在被改造为一个类似于室内障碍赛道的“公园”,亚马逊将很快在那里测试机器人。

据称,亚马逊在现场配备了一辆Rivian的电动送货车,亚马逊希望人形机器人能搭乘货车后部,随后下车运送包裹。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被测试,但有报道称参与测试的还包括中国宇树科技开发的机器人。此外,亚马逊还在为仿真机器人开发软件,据报道,这些软件将基于中国深度求索公司的DeepSeek-VL2和阿里巴巴的Qwen模型。

全力推进

在周三的一系列公告中,亚马逊还展示了库房机器人,并介绍了其庞大的仓库将如何受益于大量的人工智能,这可以加快包裹到客户家门口的速度。

Lab126此前负责Kindle电子阅读器、Echo智能音箱和其他流行的亚马逊设备的研发。其人工智能新团队预计将打造执行多项任务的仓库机器人。

Lab126负责人、机器人科学家Yesh Dattatreya表示,对于客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快的配送速度。尤其是在节假日等需求高峰的时期,这些机器人对于在狭小空间内搬运重物等任务来说至关重要。

不过,Dattatreya透露,机器人的外观、部署数量以及时间等细节尚未正式作出决定。

亚马逊还计划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送货司机创建更加先进的地图,以提高配送效率。这种专业的人工智能将为亚马逊配送员提供建筑物形状、障碍物以及其他投递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导航信息。

这项技术还将与专门开发的眼镜相辅相成。去年就有消息传出,亚马逊希望为其司机配备内置屏幕的眼镜,并在驾驶过程中以及在目的地运送包裹时获得逐向导航。

亚马逊地理空间部门副总裁Viraj Chatterjee承认,这项技术考虑应用在眼镜上,但目前硬件还不够完善。他还指出,美国的送货司机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地图,该软件尤其适用于大型公寓楼和住宅项目开发。

收藏
51.52W
我要评论
图片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1)
评论萝卜特2个月前 · 上海
1、背景补充 亚马逊近期在Lab126部门成立新AI团队,加速推进物流自动化战略。Lab126曾主导Kindle、Echo等硬件开发,此次转向仓库机器人研发,目标是将AI深度融入包裹分拣、搬运及配送环节。值得关注的是,亚马逊测试场景中整合了Rivian电动货车与中国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并计划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VL2)、阿里通义千问(Qwen)等大模型技术,形成“硬件+AI软件+自动驾驶”的立体方案。此外,其同步开发的生成式AI地图与导航眼镜技术,试图解决复杂场景下的末端配送效率问题。 2、影响分析 短期产业链机会: 机器人供应链:宇树科技等硬件供应商或迎来技术验证窗口,若测试成功可能触发订单放量;传感器、关节模组等上游零部件企业受益。 AI模型商业化:深度求索、阿里云等模型厂商通过场景落地获得数据迭代优势,模型能力溢价或提升。 Rivian协同效应:亚马逊计划2030年部署10万辆Rivian电动车,机器人上车需求可能成为新增量,提振Rivian估值预期。 中长期行业重构风险: 人力替代临界点:若人形机器人配送成本降至人力70%以下,物流企业将加速自动化替代,传统快递公司面临估值重构压力。 技术路径博弈:特斯拉Optimus与亚马逊方案形成竞争,两者在“车端集成”与“云端协同”的路线差异将影响资本市场对细分赛道的偏好。 地缘技术变量:中美技术合作若受政策限制,可能迫使亚马逊调整供应链,国产替代企业存在机会与风险双重波动。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0)
回复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