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日Manus公布了收费方案,与OpenAI的ChatGPT等多数AI产品不同的是,Manus的付费方案包含了积分机制。 ②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正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至少5亿美元,较上轮融资增长约5倍。 ③AI Agent规模化落地的时点或加速到来。
《科创板日报》3月28日讯 算力告急、新一轮融资估值暴涨、公布收费方案,仅一日内,AI Agent产品Manus传来多个消息。
今日,Manus公布了收费方案:“Manus Starter”每月收费39美元,可获得3900积分,最多可以同时运行2个任务;“Manus Pro”每月则收费199美元,可获得19900积分,最多可以同时运行5个任务,同时支持使用高投入模式和其他测试功能。
图|Manus付费计划
图|ChatGPT付费计划
可以看到,与OpenAI的ChatGPT等多数AI产品不同的是,在Manus的付费方案中,包含了积分机制。
据官网介绍,积分是Manus使用的标准计量单位——任务越复杂或越耗时,所需积分越多。积分的消耗主要基于LLM Token、虚拟机、数据存储、第三方API、部署服务,由其复杂性和持续时间决定。
例如,制作NBA球员得分效率象限图需要200积分,设计并部署一个独特的个人网站需要600积分,基于位置的每日天象事件Web应用需要900积分——据此计算,Starter计划会员只能制作4次“基于位置的每日天象事件Web应用”,Pro会员能制作22次。Manus表示,会员若需要更多积分,可购买“1900积分包”和“9900积分包”两个档位的附加积分。
同样也是在今日,The Information消息称,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至少5亿美元,较上轮融资增长约5倍——去年年底,蝴蝶效应在融资中获得约1亿美元估值,该轮融资由腾讯和红杉资本领投。
据悉,对于蝴蝶效应而言,这笔融资至关重要,虽然Manus有意控制用户数量,但用户量的暴增让公司服务器容量和运营成本承受着巨大压力,且公司已为了使用Anthropic的Claude模型花费超过100万美元,还有260万人排队正等待邀请码。
不久前Manus的一夜爆红,让外界将目光进一步聚焦向AI Agent(智能体)。
中金公司3月25日报告指出,在AI发展的路线图方面,L3“智能体”与L1、L2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使用工具和执行决策,近半年来海内外厂商在执行能力相关技术上的进展明显加快,“智能体”规模化落地的时点在加速到来。
从AI Agent的变化出发,长期来看, AI Agent将会改变当前的人机交互方式,并对内容分发、终端硬件产生深远影响。2024年至今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拥有系统级AI Agent的手机,互联网厂商也相继布局拥有设备接管能力的自主智能体,考虑到手机厂商拥有硬件、用户和底层权限,互联网厂商拥有软件开发能力、平台和数据,短中期或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此外,随着AI Agent能力渗透至设备控制权以及多模态模型的发展,AI Agent或将带来终端设备形态的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