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指数基金的常见类型
债券指数型基金,顾名思义,是紧密追踪特定债券指数(比如中债-新综合指数、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等)表现,并以该指数全部或部分成份券(比如国债、政金债、公司债等)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本篇,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债券指数型基金有哪些?
按债券指数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种类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利率债指数基金、信用债指数基金和综合债券指数基金。截止2024年1月末,市场上利率债指数基金(包括ETF)资产规模最大,约3739亿元;信用债指数基金(包括ETF)资产规模约591亿元;而综合债券指数基金规模较小,仅约21亿元。(数据来源:iFinD,2024/1/31)
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分布图
数据来源:iFinD,2024/1/31
利率债指数基金
利率债指数基金是主要以利率债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利率债一般由我国政府机构或政策性银行发行,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包括国开行债、农发行债和进出口行债)。利率债安全性较高,基本不会出现信用风险,投资利率债指数基金一般也不用太担心其标的债券发生违约。但是,利率债的价格波动会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会下跌。
如上表,利率债指数基金主要可以分为国债类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类指数基金和地方政府债类指数基金。其中,政策性金融债类指数基金进一步细分,有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和进出口行债券指数基金,其投资对象分别主要是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如果基金名称就叫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它的投资范围一般会涵盖多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而不限定于是由哪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
所以,当小伙伴看到指数基金名称中包含“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债”、“农发行债”、“进出口行债”、“地方政府债”等字样时候就知道,通常这属于利率债指数基金。
信用债指数基金
信用债指数基金是主要以信用债为投资对象的指数基金。信用债主要由非政府信用主体发行,包括公司债、企业债、可转债等,其价格除了会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外,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也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对应不同种类的信用债,信用债指数基金包含公司债类指数基金、企业债类指数基金、可转债类指数基金和短期融资债类指数基金等。
许多信用债类指数基金是会直接在名称中出现“信用债”字样的,很容易辨认。也有一些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信用债”几个字,但实际上也属于信用债类的指数基金,例如:
第一,名称中有“公司债”字样。公司债属于信用债,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所以,相应公司债类的债券指数基金名称中经常会包含“公司债”字样。此外,一些公司债类指数基金的名称中可能会有地域性标识。比如,“中债-安徽省公司信用类债券指数基金”的标的券是包括注册地在安徽省的发行人发行的公司信用类债券。
第二,名称中有“央企”等字样。企业债的发行主体多为央企或者国企,企业债也属于信用债。目前,企业债类指数基金的投资对象以央企发行的债券为主,所以一般当小伙伴看到名称中出现“央企”就知道是企业债了。比如,“中债-1-3年久期央企20债券指数基金”的标的券,就是筛选出久期为1-3年、与国债利差较大的20家中央企业公开发行的债券。
第三,名称中有“可转债”、“短期融资债券”等字样。虽然两者都属于信用债,但它们的性质比较特殊:可转债是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该公司股票(即“正股”)的公司债券,兼具股性与债性;短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券融资工具,主要作为补充企业流动资金所用。如果指数基金的标的券主要是可转债或短期融资债券,那么其名称中一般也会直接标识“可转债”或“短融”,比如“可转债ETF”、“短融ETF”等。
除了利率债和信用债指数基金外,还有综合债券指数基金。
综合债券指数,顾名思义,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债券,既有信用债、也有利率债。我们一般可以在综合债券指数基金的名称中看到“综合”的字样,比如“中债-新综合指数基金”的标的券包含了除资产支持证券、美元债券、可转债以外的所有公开发行的可流通债券,反映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走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