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因素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2025-03-21 00:46 星期五
作者:黄淑君 责编:许若瑜
改善睡眠健康不应仅仅是个人问题,企业与组织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3月21日是国际睡眠日。众所周知,睡眠不仅是恢复体力的必要过程,更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宜家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睡眠报告》(IKEA Sleep Report 2025)显示,尽管全球有70%的人认为睡眠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现实却并不理想——多数人面临“睡眠缺口”,即理想睡眠时间(近8小时)与实际睡眠时间之间的差距,平均达1小时20分钟。

报告还发现,睡眠质量并不平等,许多因素如职业压力、财务状况和工作环境,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睡眠状况。显然,随着现代工作方式的不断演变,睡眠问题已成为影响职场人士健康的重要因素。近期两项关于职场因素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久坐不动、不规律的工作安排以及职场欺凌,都是导致员工睡眠问题的重要原因,甚至会影响到员工家庭成员的睡眠质量。

“不健康”工作习惯加剧失眠风险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Claire Smith领导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超过1000名员工在10年间的睡眠健康状况。结果揭示现代职场环境对睡眠健康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与失眠症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image

图片来源:USF

研究数据显示,长时间处于静态工作状态的员工,其失眠症状增加了37%。现代职场越来越依赖电脑办公,80%的员工从事高度静态的工作模式,而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新陈代谢,不仅导致身体疲劳,还可能因缺乏足够的运动而影响生理节律,使入睡变得困难,夜间易醒,白天则容易感到疲倦。

另一方面,研究还发现,工作时间安排不规律的员工,如夜班工作者或轮班制员工,其需要“补觉”的风险增加了66%。长期不稳定的作息模式容易扰乱人体生物钟(即昼夜节律紊乱),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这些员工往往需要通过补觉弥补睡眠不足,但补觉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反而可能进一步打乱日常作息,形成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2025全球睡眠报告》也提到,全球许多地区的工作文化推崇“高强度工作模式”,导致员工在工作与休息之间难以平衡,从而进一步加剧睡眠问题。

“健康的睡眠不仅仅是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还包括快速入睡、夜间少醒以及保持相对固定的作息。”Smith表示,研究亦进一步证实睡眠健康状况不佳会影响工作效率、幸福感和整体健康,“这对雇主和雇员来说都特别重要”。Smith呼吁,企业应关注员工的睡眠健康,优化工作安排,减少对员工生理节律的干扰,从而改善整体睡眠状况。

image

图片来源:HELEN KING/CORBIS

职场欺凌影响员工及其伴侣的睡眠质量

除了久坐和不规律作息,职场欺凌也是影响员工睡眠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传染”给其家庭成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等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长期遭受职场欺凌的员工,不仅自身容易出现失眠问题,还会影响伴侣的睡眠质量。

研究发现,受到职场欺凌的员工往往会在睡前反复思考负面事件,即所谓的“愤怒反刍” (anger rumination),从而影响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及整体睡眠满意度。反刍思维或反刍式思考(rumination)指的是个体对负面事件或情绪反复思考、难以摆脱的一种认知模式。这种思维方式通常表现为不断回顾过去的消极经历、揣测可能的后果,并陷入无休止的自我反省,而不是寻找解决方案。而长期的反刍思维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东英吉利大学商学院教授Ana Sanz-Vergel表示,虽然反刍思维可以被视为一种适应性应对策略,这种反思最初可能看起来是解决问题或理解情况的一种方式,但从长远来看,它实际上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

image

图片来源:ApneaRX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失眠现象还具有“传染性”。研究表明,职场欺凌的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并具有累积效应,其影响不仅限于个人和工作环境,还可能延伸至家庭层面。这意味着,当一方因职场压力而睡眠不佳时,其伴侣的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于一方的夜间醒来干扰到另一方的睡眠,或共同承受心理压力,而出现双方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

Sanz-Vergel强调,企业应在组织管理层面采取措施,减少职场欺凌,并为员工提供应对压力的培训,以降低这种负面效应的连锁反应。

获得优质休息的实用建议

良好的睡眠环境、规律的作息习惯以及积极的职场氛围,都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上述研究均表明,职场因素对员工的睡眠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改善睡眠健康不应仅仅是个人的责任,企业与组织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将睡眠健康视为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应从工作模式、心理健康支持等方面入手,包括鼓励员工定时活动,减少连续久坐时间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失眠风险;优化工作安排、合理排班,确保员工有固定的生物钟,以减少“补觉”需求;还可通过营造健康职场文化及提供睡眠健康培训,帮助改善员工的睡眠状况。

image

图片来源:AntonioGuillem

与此同时,良好的个人习惯同样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员工自身也可通过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减少睡前焦虑及加强伴侣沟通来提升睡眠质量。当企业与个人共同做出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职场因素对睡眠的负面影响。而《2025全球睡眠报告》也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帮助人们获得更优质的休息:

1. 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应遵循相同的作息规律,以稳定生物钟度;

2. 增加自然光照:白天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光,帮助调节体内昼夜节律,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3. 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整洁,选择舒适的床品,并通过柔和的灯光营造放松的氛围;

4. 放松身心:睡前可进行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放松练习,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入睡效率;

5. 培养睡前仪式:如泡热水澡、阅读或听轻柔的音乐,让大脑形成固定的入睡信号;

6. 减少电子屏幕使用: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机或电脑,但可选择听有声书或播客助眠;

7.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睡前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咖啡因或酒精,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8. 保持适量运动:白天适当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夜间深度睡眠比例;

9. 让睡眠“顺其自然”:不要过度关注入睡时间,适当放松心态,避免因焦虑而适得其反;

10. 关注整体睡眠模式:与其追求“完美睡眠”,不如建立长期稳定的休息模式,确保整体睡眠质量。

题图来源:personneltoday.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
61.0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