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重庆五虎”之一的财信地产 破产重整获法院受理
原创
2025-02-25 21:18 星期二
财联社记者 李洁
①曾被称为“重庆五虎”之一的渝系老牌房企财信地产,其破产重整申请已被法院受理。
②“破产重整后,一些企业虽然能暂时解决债务包袱,但仍需经历漫长修复期。”

财联社2月25日讯(记者 李洁)曾被称为“重庆五虎”之一的渝系老牌房企财信地产,其破产重整申请已被法院受理。

财信发展2月24日深夜披露,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地产”)及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集团”)的重整申请,财信地产、财信集团将进入重整程序。

“重整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性,后续重整实施不排除会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财信发展方面表示。

财信地产由此成为继金科股份之后,又一家进行破产重整的房企。受益于此,今日财信发展股价有所上涨,报收2.85元/股,涨幅为2.52%。

“一般企业选择破产重整是因为企业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希望能够通过法律程序实现企业盘活,避免最终走向破产清算。”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告诉记者,当企业进入破产重整时,可以暂停债务清偿,并对所有的债权债务、资产进行清点,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尝试引入新的投资,来争取存活下去。

对于财信地产选择破产重组的原因,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这主要是其自身经营持续恶化,常规债务重组难以纾困所致。财信发展自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项目去化困难导致现金流枯竭。其资产及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常规债务重组难以覆盖债务缺口,破产重整或成为企业获得重生的一种可行路径。

资料显示,财信集团成立于1992年,曾多次进入重庆企业百强名单。其旗下财信地产曾是渝系地产巨头,一度与龙湖、金科、东原、华宇并称为“重庆五虎”。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财信系出现资金危机。

财报显示,财信发展已连续多年亏损,2021年至2023年,财信发展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7.4亿元、2.3亿元及2.5亿元。而2024年亏损幅度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其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1.5亿元至2.8亿元。

与此同时,企查查信息显示,仅2024年以来,财信地产因诉讼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执行23次。财信集团情况更为严峻,同期被执行25次,执行总金额达51.93亿元。

在此背景下,今年2月4日,财信地产及其控股股东重庆财信集团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申请了破产重整。

就财信地产为何没有进行债务重组,而走上破产重整的路径,业内人士指出,这与破产重整的特点及企业自身选择有关。

“破产重整可通过司法程序集中处理债务(如债转股、展期),避免分散诉讼导致的资产碎片化拍卖。另外,重整程序可吸引外部资本盘活存量资产,而常规债务重组因信用崩塌难以实现。”刘水称。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有多家房企资金出现问题,但大部分企业选择进行债务重组,目前只有财信地产以及金科股份等少数房企选择破产重整,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区别。

对于破产重整与债务重组的优劣势,刘水告诉记者,一是法律效力方面,破产重整有司法强制力保障,可暂停担保权行使、统一处理债权;二是时间周期方面,破产重整需要的周期长(通常6个月以上),需法院审批重整计划,而债务重组灵活快速,可短期内完成协议;三是债务处理深度,破产重整可大幅削债、债转股、资产剥离;债务重组以展期为主,削债比例有限(境内通常低于30%)。

而破产重整后的房企,未来会如何发展,能否由此重新获得持续经营的能力?

“从业务模式看,重整成功的房企将更多转向代建、物业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如金科股份重整后,重点转向不良资产盘活,依托专业资本的管理能力而非土地囤积实现盈利,这类转型依赖产业投资人资源整合而非政府直接补贴。”刘水认为。

王玉臣律师也表示,破产重整后,一些企业虽然能暂时解决债务包袱,但仍需经历漫长修复期。“房企的持续经营,根本上还是要靠自身的能力,而非政策的支持。”

收藏
14.78W
我要评论
欢迎您发表有价值的评论,发布广告和不和谐的评论都将会被删除,您的账号将禁止评论。
发表评论
要闻
股市
关联话题
1.6W 人关注
2.78W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