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5月31日之前并网的存量项目能够享受电价兜底保障,而之后的所有增量项目将市场化交易,由此引发这一轮光伏抢装潮; ②在新政抢装机因素影响下,近期组件开工率有提高,分销渠道价格单瓦涨价2到5分钱; ③组件厂表示,追求“单位面积发电量” ,高效率产品预计发挥更大价值。
财联社2月25日讯(记者 刘梦然)新能源行业正在实现向“市场驱动”彻底转型。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备案管理、消纳责任、是否全额上网等多项政策进行细化调整。
财联社记者今日从渠道人士处了解到,各大品牌组件单瓦价格普遍涨价2到5分钱。此外,组件厂排产周期通常为1到2个月,需求向好同步带动组件开工率上调。有头部组件厂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近期确有调价;在新政抢装机因素影响下,公司近期组件开工率有提高。长期看,行业自律逐渐发挥作用,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回归理性。
以“531”为节点,距离政策设定的并网“窗口期”仅剩3个月,为继续享受“老电价”政策优惠,光伏抢装潮热烈。隆基绿能(601012.SH)分布式业务负责人在其个人抖音上发布一则短视频,分享如何快速抢货不踩坑。为了保证组件供应,她个人分享出“抢货秘籍”,包括尽量用全款,及早提货,以及使用隆基BC 2.0组件实现项目增益等。
为保“老电价”引发抢装潮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531”新政标志着增量项目全面入市的节点,即从2025年5月31日起,所有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必须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补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光伏发电实现完全市场化已经是确定性趋势,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从6月1日起,新投产的新能源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需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根据政策规定,在此之前并网的存量项目能够享受电价兜底保障,而之后的所有增量项目将市场化交易,由此引发这一轮光伏抢装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业内分析认为,基于推动产业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考虑,光伏产业持续通过改革和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有组件厂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2013年补贴建电站,到补贴发电量,再到平价上网,此次新政宣告“无补贴时代”开启,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项目收益率完全取决于市场电价与成本控制能力。新政的实施,将推动光伏企业转向自发自用或市场化交易模式,对用户侧电力需求预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多品牌组件上调价格2到5分
组件市场历经长期低迷后,价格终于有起色。
今日,根据渠道人士反馈,各大主流组件品牌本周均进行不同程度调价,其中隆基绿能组件单瓦涨价5分,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688599.SH)组件产品涨价3分,正泰组件涨价2分。多位分销渠道人士表示,近期涨价趋势确定,不排除继续上调价格的可能。
对于价格调整政策,多家头部企业人士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确有涨价,但具体涨幅由渠道方确定。一位不具名的组件厂负责人透露称,目前阶段主要是分销渠道的价格变化,年后至今价格涨了2分钱左右。在集中式方面,由于一季度地面集中式项目还没有大规模招投标,所以价格还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另一家企业人士表示,价格上调是受阶段性供需紧张刺激,组件开工率和价格都有一些回暖。不过,该价格主要是分销渠道在供应关系变化下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分销渠道涨价趋势确定,组件出厂价格也会根据情况调整。
爱旭股份(600732.SH)公司人士在回应财联社记者时表示,ABC组件的出厂价计划涨小几分钱,终端客户反馈和接受程度良好。动因方面,由于行业对于自律遵守情况较为理想,目前各环节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供需矛盾缓解成果初现,因此产业链价格持续走在上行通道中。另外,由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新老划断时间线,国内客户会有一定抢装行为,这也进一步加速了组件涨价进程。
在“买涨不买跌”心态驱使下,成交氛围加重。
隆基绿能业务负责人表示,能用全款的不要用预付款,厂家收到全款会视为当期需求,有权优先发货;有仓储能力的就提回去,物权转移,落袋为安;找长期合作的厂商更有保障,年前各个厂商的库存都处于较低水平,长期合作伙伴享受优先权;不要奢望锁量锁价,避免厂商交付不上,而钱又被占,两头损失;使用高效率组件增加抢装收益,BC2.0是抢装首选,5%收益提升可以让1个屋顶变成1.1个屋顶,增益显著。
产业链回暖信心已现
根据硅业分会本月消息,国内组件市场出现触底反弹,182mm TOPCon双面双玻组件价格涨至0.7元/W,环比增长2.94%。分析认为,国内终端出现小规模的抢装现象,主要因为6月1日后计算收益模型将出现调整,因此提前做好准备,后续将重点关注组件涨价何时传导至电池端。
据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获得“老电价”,光伏抢货热烈。目前,硅片电池加工费已经涨了3到5分。年前各个厂商已经将库存压到最低,存在一定缺货现象。
对于组件价格趋势,中欧瑞博研究院陈果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组件价格见底信号明确,欧洲清库后价格已经在反弹,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10%增长,随着行业自律减产库存去化完成后叠加出口退税等政策影响,组件价格有机会继续反弹,一体化组件大厂也将从现在亏现金转向不亏现金的状态,亏损将逐步缩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限产能持续保持,预计有机会看到组件企业扭亏。
对于组件企业而言,追求“单位面积发电量” ,高效率产品预计发挥更大价值。爱旭股份业务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趋势下,投资方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变为更追求单位面积发电量,从单纯看重屋顶资源数量到看重屋顶利用程度最大化。根据CPIA数据,光电转化效率每提升1%,对应度电成本下降5%-7%。
业内人士认为,中长期来看,市场化交易将使光伏项目收益波动加剧,高效组件的避险价值将进一步凸显,而低效组件电站面临电价收益覆盖不了运维成本的风险,预计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的产能出清和技术迭代。电力市场化的本质是能源价值的重新定价,高效率组件厂商通过“技术溢价→发电量溢价→电力商品溢价”三级跳,料将获得额外的价值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