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目前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一词出现在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②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围绕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财联社1月21日讯(记者郭松峤)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高频词。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一词出现在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围绕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把“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去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总数达到1269家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以及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
以上海为例,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总数达到1269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整体增长4.4%。去年下半年,上海共计新增首店568家,包括2家全球首店、4家亚洲首店、117家中国首店、5家华东首店以及440家上海首店。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
再看东北地区,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5年引进培育100个首店。
2024年12月,东北三省首座第四代万达广场在长春开业运营,在场景、业态、科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44家首店同期亮相,涵盖科技体验店、文化艺术跨界店、萌宠友好社交店、潮玩次元体验店等新业态。
除了上海、吉林之外,北京、陕西、湖南等多地的两会上,首发经济同样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例如,北京市明确,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陕西省提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电商消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首发经济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有助于推动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首发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契合,通过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加速产业成果向消费市场转化,从而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商业活力和消费竞争力。
“建议将首发门店打造成多功能综合体验中心”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地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的雄心,地方两会期间,“首发经济”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烈讨论的焦点。
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民建上海市委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审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监管体系,加强对服务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认为,首发经济在推进过程中面临挑战,急需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目前还存在市场定位与特色不够突出、业态结构与品质有待优化、政策扶持与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他建议,应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配套支持,及时更新和迭代首发经济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首发经济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此外,深化产业融合,形成以首店为龙头,集采购、研发、设计、结算及物流集成为一体的商务服务产业链。
湖北省政协常委、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琼建议,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出台支持首发经济发展措施,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化运营的首发经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首发经济发展指数研发、首发经济首发服务、首发经济全球推广、首发经济行业高峰论坛等,提升首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近年来,广州、深圳等市出台了首发经济支持制度,分别引进的知名品牌首店累计均已超过千家,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东省一位政协委员建议,推动首发经济与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创新驱动,实现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创新。在产品研发、服务升级等方面花心思、下实功,锻造核心竞争力。建议将首发门店打造成多功能综合体验中心,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